手术现场
中国援外医生成功开展东帝汶首台微创手术
“刘医生,非常高兴我能成为我国第一位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人。感谢中国捐助的医疗设备,感谢中国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感谢刘医生的精心照顾,感谢中国医疗队!”
2019年10月30日,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吉多·瓦拉达雷斯国家医院,即将出院的Silvano Barros紧紧握住中国第8批援东帝汶医疗队队员、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医生刘小勇的手,激动地说。
Silvano Barros是在中国医疗队医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于一周前刚刚接受了东帝汶民主共和国首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这也是当地外科第一台微创手术。
据主刀医生刘小勇介绍,东帝汶缺医少药现象非常严重,全国仅吉多·瓦拉达雷斯国家医院有2名泌尿外科医生,其中1名就是他自己,另一名来自古巴。在此之前,由于当地受到医疗条件和设备限制,前列腺增生病人仍然采取开放前列腺摘除术,由于创伤大、出血多,病人恢复期长,这种手术方式中国在20年前就已逐步淘汰。目前,国际国内都是实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这种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
为了改善当地医疗条件,今年,中国政府向东帝汶援助了一批医疗设备,其中就包括1套国产的前列腺电切镜。设备到达东帝汶国家医院后,作为泌尿外科医生的刘小勇就筹划着要利用好这些设备,更好地服务当地患者。
10月21日,一名57岁的病人符合手术条件。这名患者由于排尿困难,术前已经院外留置尿管半年。为了筹备第一台前列腺电切术,刘小勇和医疗队专家可谓费尽周折。在国内实施该手术,他们只需要按时间到手术室为病人手术,其他术前准备环节,包括手术器械消毒、器械准备、术前麻醉等等一系列工作都会有相应专业人员完成,而在东帝汶,术前的所有准备工作都需要他们操心。
他们需要检查前列腺电切镜是否能正常使用,需要调试看电切镜与显示器是否匹配、清晰度如何。为了保持手术视野清晰,术中需要大约5%的500ml葡萄糖50瓶冲洗。据刘小勇介绍,需要如此多的葡萄糖是因为普通电切镜能量需要在葡萄糖水中才能激发。
但是当地医院最缺的就是5%的500ml葡萄糖,当地医院医护人员很惊讶这种手术怎么会需要这么多5%的500ml葡萄糖。为了筹集到足够的葡萄糖,刘小勇带上医疗队的翻译银鹏,与当地医院多个科室的主任、护士长协调沟通,终于东拼西凑了42瓶葡萄糖。
10月22日下午,中国援东帝汶医疗队泌尿外科医生刘小勇主刀,医疗队员、麻醉师解波,医疗队员、骨科医生唐仁德术中协助,翻译银鹏现场翻译协调,中国医疗队员们紧密配合,历时1个小时,成功实施了东帝汶首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过1周的治疗,Silvano Barros已能和正常人一样自解小便。
据悉,为了深化中国和东帝汶友谊,推动两国卫生领域的合作,国家卫健委将与东帝汶卫生部签订对口支援合作协议,由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负责和吉多·瓦拉达雷斯国家医院在泌尿外科专业建立合作关系,在吉多·瓦拉达雷斯国家医院建立“泌尿碎石中心”,开展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以促进当地提高泌尿外科诊疗水平。(何军)
新闻推荐
11月3日,宁夏新闻网记者在银川黄河湿地拍到卷羽鹈鹕。据宁夏观鸟协会副会长、成都观鸟会理事齐麟确定,该鸟为国家二级保护...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