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举行四川赛区面试选拔赛
由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已成功举办四季,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原创语言文化类品牌节目。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即将开始录制,在成都的高校、中小学以及广大市民中再次掀起诗词热。学生、老师、作家、农民、导游、售货员……这座诗歌之城的市民,竞相参与节目的海选。
“选手们诗词贮备量都很大”
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积淀了几千年的经典文化基因。
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即将开始录制,四川赛区面试选拔赛日前举行,来自全省44所高校及社会通道的251名选手参赛,最小年龄4岁,最大年龄55岁,其中不乏成都选手。
此次通过面试选拔的选手将有机会进入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百人团,参加节目录制。
四川大学领队老师段化鞠博士介绍,当天上午9点,面试选拔正式开始,在3个面试室同时进行,每一轮六位选手按照“自我介绍、飞花令、诗词知识答题、评委即兴提问”等环节进行比拼考核,在“飞花令”环节,选手们根据关键字,说出相关诗句。选手分为中小学、高校、社会通道三组,其中成都选手众多,且积极踊跃。众所周知,“飞花令”成为考核选手诗词基本功的第一道关卡,主要考验选手诗词储备量和临场反应,也是最紧张、刺激的比赛。几个回合下来,“感觉高手如林,选手们诗词贮备量都很大。”
“让小孩子积累诗词,慢慢融化到生命中,是一件多美的事!”段化鞠说,“2018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学生韩墨言获得第三季诗词大赛季军,希望这次我们川大团队能够为四川赛区输入更优秀的人才。
“诗词给了我的生活很多光亮!”
在“诗词知识答题”和“评委即兴提问”环节中,评委进一步了解选手的诗词知识储备及对诗词、作者的理解,常常会追问些诗词背后的故事和意境。
四川大学选手梁晏齐同学的诗词积淀非常深厚,他从5岁开始,就失去了正常的听力,后来虽然安上了助听器,听力和其他同学相比仍然有明显的差距。“诗词给了我的生活很多光亮!”他说,他最喜欢苏东坡的词,“高晴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这句诗让高中的他懂得高洁自守。苏轼一生坎坷,却从容豁达,写出“苦雨终风也解晴”“天容海色本澄清”“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样冲逸的诗句,“这些诗句,都莫名其妙地给我一些安慰。”他说,这种精神一直潜移默化地激励着他度过生命中最艰难的时光。
据悉,第五季《中国诗词大会》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行了成都赛区的初选。
四川省教育厅语委办主任王运芳介绍,近年来,四川省紧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主线,打造了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川品牌”,创新开展四川省2019年中华经典诵写讲演系列活动。
本报记者 汪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新能源汽车迎重大利好停车便宜、不限号,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本报记者马工枚近日,记者从成都市经信局官方网站获悉,该局和...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