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
10月10日,成都高新区举行“稳增长 促转型——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为今年获产业服务政策支持企业和2018年纳税百强企业颁发证书。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快马加鞭兑现企业扶持政策,相继启动实施了产业培育新政18条、促进生物产业发展、优化产业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等政策的申报和兑现,累计支持企业超过2000家,支持项目超过3000个,拟兑现政策支持资金5.17亿元。
■本报记者 杨成万
首次实现企业规模上台阶政策全覆盖
今年3月,成都高新区启动了产业培育新政申报评审工作,兑现支持资金逾6000万元,惠及420家本土培育企业和52家孵化器。4月底启动生物产业政策申报,兑现支持资金逾8000万元,支持了45家企业的99个项目;同月,成都高新区对外发布《关于优化产业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意见》,并在政策发布不到3个月就快速启动政策申报,产业服务政策兑现支持资金3.71亿元,支持企业近2000家,支持项目近3000个。
3项政策累计支持企业超过2000家,支持项目超过3000个,拟兑现资金达5.17亿元。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在于通过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其中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十分重要。”此次成都高新区产业服务政策强化普惠性,全力推进政策导向由选择性转向功能性,破解以往大量中小企业无法享受政策与个别大企业超额享受优惠政策并存的问题,真心实意帮助企业高质量发展。
成都高新区此次兑现的产业服务政策具有诸多创新,鼓励企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设立高质量发展奖。腾讯、阿里巴巴、天齐锂业等67家企业获得该项支持,支持资金2660万元。
政策首次实现了对企业规模上台阶的全覆盖,不论是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还是商贸企业、建筑业企业,只要符合政策条款支持条件,都可以享受到最高200万元的单项支持。今年,成都高新区产业服务政策围绕企业端的规模壮大类支持资金达7480万元,占整个支持资金的20%。
“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研发投入上,我们拿出单项最高2000万元的额度,给予148家企业合计高达1.18亿元的资金支持,创造了成都高新区近5年单一政策条款最高支持金额。”
企业需求侧政府供给侧双向发力
当天,成都高新区还对2018年纳税百强企业颁发证书。据悉,纳税百强纳税金额较2017年增加36.03%。自1988年成立以来,成都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已超过万倍。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2.2亿元、增长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连续13个季度维持在8%以上。截至今年8月底,成都高新区拥有市场主体超过18万户,其中企业近14万户。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成都高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列举措。成都高新区通过打造“1+7+N”企业服务体系,搭建企业诉求解决直接通道,打造“一站式”线上企业服务平台,建立起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为强化土地、人才、资金供给,成都高新区从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制定差异化的土地供给政策,发布四川省首个立足服务企业发展的即供即用政策指导意见,成为四川省首个挂牌租赁试点地区;制定更加精准的人才引进、柔性流动和激励机制。
成都高新区健全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服务体系。截至9月,累计帮助区内70家科技型企业获得各类风险投资超过50亿元,政策性贷款产品累计为257户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贷款逾10亿元,同比增长32%。
今年9月初,成都高新区对标世界银行标准,发布《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 (2019—2020年)》,明确企业开办8小时办好、工程建设项目80日办结、纳税时间力争压缩至120小时、优惠政策一窗通办、升级“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深化“首证通”审批改革、探索构建业界共治模式、强化问题解决机制,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新闻推荐
全球100多名“死飞”车手 正向成都集结 2019飓风赛季成都国际总决赛本月将在成都大学开哨
历经从法国巴黎到哥伦比亚波哥大的两站比赛,9天后,一项以“飓风”为名的固齿自行车赛,将在成都大学开哨。100多名选手正扛着...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