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医附二院·416医院核医学科史育红(右一)。
人物名片史育红
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以下简称成医附二院·416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获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学位,从医20年来,诊治甲状腺疾病患者15万名,为他们带来了希望。
提到“放射性”你会想到什么?可能多数人会联想到原子弹爆炸或核电站事故,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放射性核素更多的是造福人类,放射性药物就是其中之一。实际上,从1958年起,我国就开始将放射性碘-131应用于治疗甲亢,如今,这一技术已相当成熟。
成医附二院·416医院核医学科,凭借得天独厚的核技术优势,很早就开展了放射性碘-131应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治疗。经过20余年的积淀,该院已经形成了以核医学科、内分泌科、普外科、眼科、儿科等为一体的甲状腺疾病诊疗体系,病人在这里就能完成所有甲状腺疾病及其合并症的治疗。
现年48岁的史育红是成医附二院·416医院核医学科主任,20年前,博士一毕业即投入到甲状腺疾病的诊疗中,从此,她的一生注定与甲状腺结下不解之缘。
帮助15万名甲状腺病人恢复健康“自己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
2017年夏天,家住四川成都50岁的吴女士发现自己有了些不一样:怕热、疲劳、体重越来越轻,还容易发怒。刚开始,她并不在意,但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最后在家人陪伴下,到当地医院检查,才被诊断为甲亢。经过一段时期治疗,症状并没有好转。后来,她在朋友的介绍下,找到了成医附二院·416医院核医学科的史育红。
所幸,吴女士的病情并不十分严重,在详细了解病情后欣然接受放射性碘-131治疗方案。如今一年多过去,她感慨道:“幸好遇到了史主任!现在我的症状都没有啦,终于可以正常上班了。”
从医20年来,史育红接诊了约15万名甲状腺疾病患者。在患者眼里,她不仅技术专业,还有高尚医德,让人感到温暖。不少患者如是说:“史医生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待病人非常耐心。”“史医生医术高明,平易近人,非常感谢她!”“在史医生那里看了病,她超级耐心。”对于病人的高度评价,史育红却这样说:“自己并没做什么,只是做好了本职工作。”
为患者带来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医院病人总量从1跃到30万”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合成并分泌人体必需的甲状腺激素,控制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和代谢等,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包括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和甲癌。
成医附二院·416医院是我国最早开展甲状腺疾病专科诊疗的医院之一。史育红说,1993年医院收治了第一名甲状腺疾病患者,20多年过去了,截至目前,医院已经为34万名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了诊疗。
从1到30万,这一数字的变化,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医院做了不少工作。史育红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医院在医疗服务方面做得很好,主要有三点。一是规范了治疗流程,使流程标准化、精细化,大大节约了患者的时间。”
“其次,建立了随访制度,并沿用至今。”史育红说:“病人在我院接受治疗后,我们会定期打电话询问情况,根据病人病情进行一些常规的生活和用药指导。”
“最后,建立了完善的档案系统。”史育红告诉记者,“从上世纪90年代接诊的第一名患者开始,医院就主动为患者建立档案,到2019年已经有了34万份档案。不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院也开始为病人建立电子档案。”
立足成都、面向国际“期待更多有才能的年轻人加入”
作为成医附二院·416医院核医学科的科室带头人,史育红除了坚持门诊外,还全面负责科室医疗、科研、管理,承担了成都医学院住院医师规培教学及实习生教学的任务。在她的推动下,2017年,成医附二院·416医院的甲癌病房顺利投入使用,一共16张床位,为甲癌病人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因甲癌病房建设要求极高,目前,成都市仅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
2019年9月15日至20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第63届大会在总部奥地利维也纳盛大召开,本届大会中方主题为核技术创造美好生活。大会上,史育红代表中国中核集团作了“中国核素治疗”主题发言,并在会后与多个国家参会专家进行了核素应用方面的学术讨论与业务合作洽谈,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核技术医学应用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谈到成医附二院·416医院的未来,史育红表示,人才是第一生产力。“未来希望引入更多有才能的年轻人加入我们的队伍,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电24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为2019年出生的7只新生大熊猫宝宝举行了亮相活动。上午10点,大熊猫“奶爸”“...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