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成明
又到中秋。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佳节,最期待的就是咬上一口甜甜的月饼。如今,对月饼的期待却不一样了。我想有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看法改变了的原因,但更多的是,随着祖国的发展,我的生活也随之而改变。整理了一下思绪,这些年,的确有很多改变值得自己回味。
小时候,家里吃肉是有计划的,一般一周一次。爸爸总是到了周末才会去买肉,一次会买两斤左右。因为那时候我和姐姐都放假了,大人才会和我们一起改善一下生活,这也算是父母对孩子们的一种关心吧。
记得有一次和一群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突然一个小朋友问大家:“你们晚上是喜欢吃饭,还是吃面条?”大家的回答都是吃面条。当问到为什么喜欢吃面条的时候,大家都一致认为,是因为吃面条的时候有油或“油渣”。
当然,现在我们吃肉也是有计划的。但不同的是,以前是计划怎样能够多吃一点,保证身体的健康;现在是计划怎样能够少吃一点,保证身体的健康。
小时候,“上街”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每当听到大人要去“上街”,我们总是非常开心。一般情况大人都会带上我们,而且会将我们穿戴得非常“漂亮”。
然而,“上街”也不是经常的事,一般家里需要买东西,才会去“上街”。当然了,小朋友“上街”主要是为了去看一下稀奇、感受一下热闹,最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大人们会给我们买个饼或几颗糖让我们欢喜。现在,楼下就是街道,到处都是商店,我们几乎天天都“上街”。但我对“上街”已经没有了以前的感觉,儿时“上街”的那种美好回忆一直都藏在我心中。
小时候通讯基本靠书信和脚步。还记得小时候,父亲外出打工,和家里的联系只有通过书信,一封信寄到家大约需要二十天左右;村里面办什么事,家里要请个人什么的,都要请专人带上烟,挨家挨户地上门去“带信”,效率很低。
后来,逐渐有了传呼机,有了公用电话,又有了手机。手机一年一年更新换代,人人手里几乎都有了一部智能手机,通讯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通过手机,大家不仅能看到对方即时发送的文字,还能听到对方的声音,看到对方的视频。偶尔翻到收藏的书信,当年写信、收信的那种激情又涌了上来。
小时候过年,家里会“砍柴”。每年放寒假,大人们都会带领我们上山砍“过年柴”。冬季里把下一年的柴火准备好,来年家里烧柴才有保障。现在很多农村家庭都用上了天然气或电磁炉,砍“过年柴”这种事,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小时候交通是非常不便的。那个时候,去县城或去上街,基本是靠步行,来回一定要计划好时间,不然就要带上电筒。还记得一次和父母到省城成都走亲戚,路上有200公里,天不见亮我们就出门了,到省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到亲戚家安顿下来,已经是晚上十点。现在不少区县都通了高铁,很多家庭都买了小汽车,不要说去县城,就是出省出国,也是几个小时的事,非常方便。交通的发展不仅缩短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为我们带来了出行便利,更是快速地拉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每每回忆起这些年自己生活的改变,都感觉我们是无比幸运的一代人。我们经历过曾经的艰苦生活,在成长中和祖国一起奋斗,并且享受到了祖国发展的成果。我更愿意和祖国一起努力,共同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新闻推荐
由成都市老体协举办的2019年第五期中华通络操教练员培训昨日在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开班,来自市级机关、高校、科研院所、市...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