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承担生猪发展任务的区(市)县政府按照每年每头1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
对通过国家、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认定的育种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
将全市地产生猪年出栏400万头“菜篮子”生猪发展建设任务分解到9个区(市)县分别完成。
成都现在有哪些措施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如何解决养殖户“不想养”的问题?下一步,成都又将“如何养”,来稳定生猪生产?
9月12日,记者从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获悉,成都按照国务院和四川省稳定生猪生产的决策部署,站在立足当前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着眼未来重塑生猪产业发展格局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角度,结合成都实际制定出台了十条稳生产保供应措施(以下简称“猪十条”),近期就将公布。
为缓解养殖企业、中小养殖户“不敢养、不想养、如何养”的燃眉之急,“猪十条”从生猪养殖补贴、用地以及金融支持等方面给出了系列政策措施,将为稳定全市生猪生产注入强心针。
保障市场供应
适时启动
猪肉收储和投放
成都市农业农村局表示,目前,成都市正根据市级猪肉储备制度,指导屠宰、冷链储运企业维持常态化冷冻猪肉库存,同时将适时启动猪肉收储和投放,稳定猪肉市场供应。
同时成都将适时启动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对全市低收入群体按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缓解物价过快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的影响。
另外成都还将引导畜禽水产养殖场(户)加快发展投入成本低、生长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的肉鸡、肉鸭、禽蛋和水产品生产,多元化增加肉类供给,满足市场消费。
下一步,成都市将探索跨市州建立生猪“菜篮子”基地机制,提升就近保供能力;加强区域合作,积极与生猪产区开展产销合作,支持生猪屠宰和食品加工企业调运生猪及其产品入蓉。
解决“不想养”
育种企业
一次性最高奖励100万元
如何解决养殖户“不想养”的问题?为充分调动区(市)县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成都市财政将对承担生猪发展任务的区(市)县政府按照每年每头1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缓解各地的财政压力。
同时成都市将对通过国家、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认定的育种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种猪企业经批准从国外引进纯外血原种猪的,由市级财政给予4000元/头一次性补贴;从国内引进祖代(纯种)种猪,由市财政给予1000元/头一次性补贴。对成华猪、雅南猪等地方品种资源场,每年给予30万元保种补贴;对建设种群备份场的给予每个场50万元一次性补贴。
在保障生猪产业发展用地方面,成都市将饲料、养殖、屠宰、加工、物流、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生猪产业用地纳入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对因产业结构及规划调整需关停的养殖场,做到“占一补一”;支持设备陈旧落后不达标的养殖区规模养殖场在原址进行升级改造或重建。
另外在金融支持方面,成都对种猪场和规模猪场给予贷款贴息支持,贷款贴息比例为银行当期基准利率的50%,每个贷款项目贴息不超过200万元。
如何养?
400万头生猪发展任务
分解到9个区县完成
如何解决“如何养”的问题?
首先,成都将分解“菜篮子”生猪发展任务。根据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和产业功能定位,将全市地产生猪年出栏400万头“菜篮子”生猪发展建设任务分解到9个区(市)县分别完成。
同时推动生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成都将坚持“大龙头带大加工、大加工带大产业、大产业创大品牌”的产业发展思路,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新建、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养殖、屠宰加工、物流营销等资源,加快实现“规模养殖、标准生产、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品牌经营”生猪产业新格局。
成都还将大力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积极支持企业自建规模养殖场或采取“大型企业+现代化育肥场”的模式,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积极支持现有规模养殖场提档升级,改造提升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鼓励支持企业在市外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力争用2-3年时间,全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达到80%以上。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林聪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刘晓钧9月9日,成都市草堂小学西区分校,一场男生女生“舞台秀”上演。从上学期开始,草小西区就在二年级试行年级...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