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改革不停步,成都高新区快马加鞭再出发
成都高新区全国首推“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成都高新区供图
成都高新区对标世界银行标准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今年下半年,多地“发令”直指营商环境——上海以营商环境改善作为“逆周期对策”的抓手,按国家更高标准要求主动发力;《深圳市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发布,对标国际一流、突出改革措施;《成都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19—2020年)》出台,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今年农历新年开工第一天,上海召开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透露即将发布上海优化营商环境“2.0版”;成都召开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动员大会,被称为营商环境“1+10”文件的“大礼包”正式出炉……
一东一西,两个城市在开年之际的强势发力,正是中国城市在提升营商环境上强烈渴求的真实写照。一个城市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状况。而进入新时期,营商环境改革必须向深水处推进,补足短板、向难处“动刀”、啃动“硬骨头”。
作为成都市产业发展主阵地,从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到全国首推“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从推出全国首单“双创债”到创新“自贸通”金融服务,成都高新区把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头号工程”。在今年的工作会上,成都高新区更是明确提出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赢营商环境改革提升攻坚战。
营商环境改革不停步,成都高新区快马加鞭再出发。近日,成都高新区对外发布《成都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2019—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将大力提升区域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提供强大的软环境竞争力。
切入点
提升营商环境便利度和企业满意度
赋能“头号工程”
从营商环境的定义来看,是指伴随企业从开办、营运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总和,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它是招商引资生命线,其便利度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纵观全球,连续获评“全球最佳城市”的伦敦,在市场化资源配置和快速流通的资本市场方面,有明显比较优势;东京,是高度便利化的城市代表,其简便的行政手续、高效的电子政务、人性化的容缺办理机制,吸引着大型企业向东京聚集;新加坡,则是高度法制化的代表,汇聚一切资源,成为开发未来领先解决方案的摇篮。
今年农历新年开工第一天,成都召开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动员大会,将2019年定位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作为成都市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在今年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对标国际国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赢营商环境改革提升攻坚战。上半年,成都高新区新登记各类型市场主体21076户、增长11.6%,注册资本1137.0亿元、增长7.2%;全区实现产业增加值增长9%,连续13个季度增速超8%。
市场主体加快集聚,反映了经济的平稳增长,也反映了高标准营商环境、高效率政府服务带来的影响。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不断解决新矛盾、新问题。”距离开年的“动员令”,时间已过半,创造一流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必须补短板强弱项、啃动“硬骨头”。“此次出台的行动方案没有大段的前言后语,而是突出了干货,含金量很高,几乎一句话就是一项政策、一个任务,并且详细列出每一项任务的指标。”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行动方案”分为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内容、保障措施四个部分,主要内容有29条,涉及提供企业服务、供给产业要素、营造城市环境、推进政府治理等多个领域。
去年世行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开篇就将目光投向全球经济中的中小企业:“所有关心经济发展和社会利益的理性政府,都对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给予高度关注”。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在政务服务、金融支持、产业培育等领域相继出台政策,切实为中小企业减轻负担,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成都高新区看来,营商环境改革中,要进一步聚焦为企业服务,啃动这块“硬骨头”。
“我们将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服务需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都高新区网络理政办相关负责人称,成都高新区将不断精简企业开办环节,探索实行营业执照与税务发票、公章一并发放,最终实现企业开办1个环节,将企业办照时间压缩到8个工作小时。同时,深化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全域通办”“多点办照”,逐步开展企业办照24小时智能自助申报,实现100%企业登记事项能够通过自助端、手机端、电脑端办理,能够在各街道、产业功能区、银行营业网点办理。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行动方案”明确,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主线,推动政务服务大厅与政务服务平台业务融合;加快区级政务大厅“一窗办理、受审分离”改革,实现高新南区、高新西区、高新东区大厅无差别受理和独立办结;实现审批服务事项“马上办”比率60%以上,“一次办”比率95%以上,“网上办”比率100%,个人事项“就近办”比率100%;推动100个以上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智能办”。
设目标
对标世界银行标准
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众所周知,深圳是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其创新发展能力在国内首屈一指,而如今,深圳的影响力已经辐射全球。
“我参观过华为土耳其公司,当地员工超过90%,在华为俄罗斯公司,当地员工超过85%。”在深圳市人民政府政策研究室(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看来,以华为为代表的深圳企业,实现了真正的国际化。
华为选择了敢破敢立的深圳,也选择了敢拼敢闯的成都高新区。
2019年5月4日,锦江宾馆,成都市、华为、京东方三方相关人士齐聚于此,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成都市与华为、华为与京东方,将进一步扩大三方合作领域、深化产业协同,携手助推成都打造网络通信和新型显示产业全球重要基地,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柔性显示基地——中国柔性显示西南基地在成都高新区形成。
新一轮营商环境改革之下,如何吸引更多企业用行动来投票?深圳和成都不约而同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作为参照。此次“行动方案”的亮点之一,就是积极与国际前沿接轨,力求理念与规划的超前性。
“我们紧扣世界银行及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全面覆盖了18个一级指标。”成都高新区网络理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指标对标方面,行动方案覆盖了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获得用水用气、登记财产、纳税、跨境贸易、办理破产、获得信贷、保护中小投资者、执行合同、劳动力市场监管、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政务服务、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市场监管、包容普惠创新等18个一级指标。
跳出高新看高新,“行动方案”定出了目标。到2019年底,全面补短板强弱项,企业、项目、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各领域营商环境便利度和企业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指标在全国高新区处于领先水平。
这个目标很高,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跳起摸高,“行动方案”列出一项项任务清单。推动项目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实施全流程、全覆盖改革。实现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每个阶段“一家牵头、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涉及的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和市政公用服务总用时控制在80个工作日以内;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推进“先承诺后审批”管理模式;探索取消施工图审查环节或审查费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构建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生态圈,“行动方案”提出,按照“核心在产业、关键在功能、支撑在园区、机制是保障”的理念,强化功能区专业性生产和多样化生活功能,实现园区从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服务、消费等多元功能转变。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价值链高端环节,构建主题鲜明、要素可及、资源共享、协作协同、绿色循环的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生态圈。同时,递进梯度培育企业以促进企业成长为导向,编制高新发展“机会清单”定期向社会发布,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根据企业所处发展阶段、行业领先水平、经济密度水平、经营增长潜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情况进行梯度递进培育,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抢占城市发展先机
成都高新区持续改善公共服务 提升“软环境”吸引力
《2019中国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报告》显示,营商环境最受民营企业认可的前十的内地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北京、广州、杭州、成都、宁波、南京、武汉,厦门与东莞并列第十。除一线城市占据前四名外,七座新一线城市占据其余六个位次。显而易见,谁抓住了营商环境,谁就能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占得先机。
企业选择一座城市投资兴业,既看这里的发展优势,也看这里的生活条件、社会氛围、文明气质。在成都高新区看来,营商环境是城市吸引力的重要体现,虽然侧重于“商”字,但不仅仅是“商”的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不只是“在商言商”这么简单。
优化营商环境要为企业做好服务,这已成为共识。但服务需要多维度的理解。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使各路企业、人才扎根成都高新区,行动方案制定高新区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分类标准,形成精准高效的人才招引、培育、服务机制和住房保障体系。对于企业新引进的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急需技能人才,按市场租金的75%提供青年公寓、技能人才公寓或产业园区配套住房;每年评选“金熊猫人才奖”“金熊猫成就奖”,对入选国家、省、市的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100万元的奖励;对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落户购房、融资理财、医疗保障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享受精准定制和自选菜单式服务,统筹保障入学。
营商环境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企业的成长,产业的发展,产业群的形成,不是单一的商业化过程,至少需要周边有完善的综合性配套。行动方案提出完善国际化生活配套,大力推进教育、医疗国际化,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积极建设社区外籍人士之家,全方位满足涉外企业办事要求和外籍人士工作、生活需求;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医疗保险服务,鼓励适应海外人才需求的商业医疗保险产品,支持具备条件的医院与国内外保险公司合作,加入国际医疗保险直付网络系统;支持市场主体建立第三方国际医疗保险结算平台。
营商环境有各种指标,但最终呈现为一种综合印象、直观感受。营商环境是硬实力中的“软环境”,包含人们日常生活的全部体验。为让更多企业和人才选择在成都高新区生活,行动方案提出高标准打造高新区智慧治理中心,推动高新区数字化政府转型,构建以新一代通讯技术驱动的泛在物联网络和标准规范的全域泛在物联设施,加快建设视频云平台、时空云平台和人工智能平台;建立可感知、可学习、可持续的数据治理机制,创新数据要素供给模式,建设“政府+运营商+产业”三位一体的大数据共享赋能平台,向区内企业和个人提供海量数据资源、数据能力和算法服务,推动数据开放和高效应用。
攻坚“头号工程”成都高新区用数字说话
——数据解读行动方案
企业
不断精简企业开办环节,探索实行营业执照与税务发票、公章一并发放,最终实现企业开办1个环节。将企业办照时间压缩到8个工作小时。
项目
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涉及的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和市政公用服务总用时控制在80个工作日以内,其中部门行政审批时间控制在35个工作日以内,施工图审查等中介服务和水电气讯等市政公用服务控制在45个工作日以内,按照项目类别分梯度设置审批时限。
用能
在市政自来水管网覆盖区域,获得用水耗时压缩至15个工作日(含委托供水企业施工耗时)或7个工作日(不含委托第三方施工耗时)。用电接入低压业务环节压缩为2个,无外线工程办理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有外线工程办理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高压业务环节压缩为4个,10千伏普通用户办理时间不超过21个工作日。集体居民用户燃气接入环节压缩到4个,办理时间不超过8个工作日;非居民用户燃气接入环节压缩到3个,办理总时长压缩到6—15个工作日。通讯接入环节压缩至3个,总时限不超过13个工作日。
不动产登记
不动产一般登记业务的办理时限压减至4个工作日,其中土地首次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抵押类登记1个工作日办结,注销登记、查封登记和异议登记即时办结。
纳税服务
推广网上申报、网上实名采集等智能办税措施,压减纳税人涉税资料1/4以上,实现80%以上涉税事项一次办结,力争纳税时间压缩至120小时。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宋妍妍 采写
本报摄影部供图
新闻推荐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抽根烟,快活似神仙”“饭后一杯茶,提神助消化”……这些饭后“养生大法”是不...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