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登荣
五代十国时的后蜀,从公元934年建立到公元965年灭亡,只存在了31年时间。后蜀皇帝孟昶尽管骄奢淫逸,好大喜功,却也是一个有一定文采和作为的皇帝。为整饬吏治,孟昶曾于广政四年(公元941年)亲撰《官箴》。到了宋朝,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受朝廷之命,书写过一则十六字的碑文,文字内容正是取自孟昶的《官箴》:“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这一碑文被颁发到各州县,刻成石碑,叫做“戒石”,立于官署衙门的大堂上,警示官员们务必清正廉洁,克己爱民。这件事曾被后人传为佳话。
总之,就是后蜀这个“短命”的王朝,却在历史上创造了多项“第一”。
◆第一家公办画院起源于后蜀
后蜀皇帝孟昶是一个具有文艺范儿的人,不仅本人多才多艺,而且十分重视文化艺术。他即位不久就下令,在朝廷建立“翰林图画院”,延揽一批画家进入画院。画家们被封为待诏、祗侯、艺学、画学正、学生、供奉等文官官职,享受国家提供的俸禄。职位高低不同,享受的待遇也不尽相同。同时,每月在皇宫举行一次聚会,由孟昶亲自主持,讨论画作,研习画技。
在官方的倡导鼓励下,后蜀涌现出了一大批名画家,很多还是父子相传,如黄荃、黄居寀父子,蒲师训、蒲延昌父子,常粲、常重胤父子,赵德玄、赵忠义父子等。其中以黄荃、黄居寀父子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他们擅长花鸟、山水及人物,以画品“富贵”流布后世。据传,孟昶投降宋朝后,宋太祖赵匡胤点名要黄荃随同孟昶一起到开封,加入宋王朝设立的翰林图画院。
◆第一副春联诞生于后蜀
据古书记载,后羿被桃木棒击杀,死后被封为宗布神,统领万鬼。所以鬼怕桃木。人们由此相信,在门楣上悬挂桃枝便可以驱鬼。后来,又盛传山林里住着“神荼、郁垒”两位神仙,专门吃鬼怪,人们就把桃枝刻成这两个神的模样,悬挂在门上用来驱鬼保平安,这就是所谓的桃符。
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桃符有两种:一种为“桃梧”,“以桃梗径寸许,长七八寸,中分之,书祈福禳灾之辞,岁旦插于门左右而钉之”;另一种是“桃板”,“桃符之制,以薄木长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皇帝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置寝门左右”。广政27年(公元964年)的春节到来之前,皇帝孟昶把大臣们召集起来,同样要求大家“题桃符”过新年。大臣们绞尽脑汁想出的话,孟昶看后却一个劲地摇头。最后,他拿起笔来,写下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两句话,大臣们一看,纷纷鼓掌称好。然后,用这两句话制作的“桃板”,悬挂在了皇室寝宫的门上。
后蜀灭亡以后,孟昶“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联语,作为春节的祝福语被宋王朝采用继承了。后来,人们把题写联语的“桃板”,改用笺纸来代替,并称作“春帖”或“春联”。当然,后来的人们编写了更多的联语,用以表达对生活的期盼、节日的祝福。但孟昶的联语,自然是春联的“鼻祖”了!
◆第一个刻印经典书籍的私家“印厂”发祥于后蜀
在活字印刷术发明前,印刷书籍靠雕版印刷。由于制作雕版耗时长、用工多,所以,一般的书籍都是由政府主持,在国子监设立专门的印刷机构印刷。这就是所谓的“官刻本”。当然,也有个别王公贵族、富商豪门,自己出资印刷一些书籍,于是出现了“家刻本”。不过,“家刻本”主要是刻印自家先辈父兄的著作,不承担经典文选的印刷。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经济开始复苏,但后蜀毕竟偏居西南,财力并不雄厚,好多事情政府想办却没有能力来办。后蜀皇帝孟昶思想开明,当宰相毋昭裔提出由他私人出资开办印刷社,来刻印、普及经典书籍时,孟昶二话没说,一口同意了。得到孟昶的允许后,毋昭裔开始筹建印刷社,并让门人勾中正、孙逢吉等人出面主持这项工作。
毋昭裔以私人之力筹建印刷社的消息传出后,不少人都不看好,认为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毋昭裔一定会弄得财散家败。然而,事情并没有如此发展。经过毋昭裔与大家的努力,包括《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九经》等一大批经典书籍雕刻成版,公开印刷,然后摆到市面上出售。由于刊刻的典籍字迹工整、清晰,少有错讹,在市场上遭到“疯抢”。毋昭裔不但没有败家,反而赚得了满桶金。
由毋昭裔领头开办的印刷社公开刻印典籍,是历史上第一次。他突破了原来“家刻本”的范畴,开创了古代印刷典籍“家刻本”先河。可以说,后蜀“家刻本”对于后世私家刊刻书籍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引路的作用。
◆第一部文人词选——《花间集》刊刻于后蜀
唐末、五代填词风气最盛、成就最高的地方首称后蜀。
后蜀广政三年(公元940年),又出了一件引领风气的大事:出版了一部叫做《花间集》的文人词选。《花间集》一书由后蜀赵崇祚编辑,辑录了唐末、五代的温庭筠、韦庄等18位作家的500首词作。这批词人的作品词风婉丽柔靡,语多浓艳,内容以描绘闺中妇女日常生活情态为特点,被称为花间派。这部集子由此被命名为《花间集》。
《花间集》的出版,是对我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一次归纳、总结,把具有同类主题、同样审美情趣、相近的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的作家作品,集中加以展示,真实地体现了早期词由民间状态向文人创作转换、发展过程的全貌。除此之外,《花间集》还第一次规范了“词”的文学体裁和美学特征,最终确立了“词”在文坛上的文学地位。《花间集》的出版,不但对宋词的兴起、发展、壮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还对元、明、清等朝代词人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将儒家“十三经”汇集一堂的“石经”发轫于后蜀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把儒家经籍和佛道经典等刻在石头上的“石经”。最早的,据说出现在汉平帝元始元年,而有文字可考的,则是开刻于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年)的“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共刻了《鲁诗》《尚书》《周易》《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七种经典,书体秀美,为汉隶精品。此外,“正始石经”“唐开成石经”都很有名。
从广政元年(公元938年)开始,后蜀便启动了开刻儒家“十三经”的工作,到广政十四年(公元951年),完成了“十经”的刻制,然后这批“石经”被搬运到成都学宫——今成都石室中学里。蜀“广政石经”最大的特点,是经文与注文一道,合刻在石上,这是从前刊刻的石经没有出现过的。“十经”刻完后,后蜀又继续进行其他石经的刊刻,希望把“十三经”完整地刻出来,让莘莘学子学习。
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宋军攻进成都,次年孟昶向宋朝投降,此时,这项“十三经”的刊刻工程没有完成。不过,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蜀人,又用了两百多年的时间,终于在南宋孝宗乾道年间(公元1165年到1173年)完成了这项举世无双的伟大工程。“蜀石经”共刻石碑一千多块,是历代石经中刊刻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种。
也就这么奇怪,就在“十三经”刊刻完成不久,所有的石经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直到1938年,才在成都发现一些石经的残片。如今,它们成为了四川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新闻推荐
这是一份孩子的“暑期时间表”□本报记者马工枚文/图80后的暑期活动是游水塘、抓鱼、玩泥巴……90后的暑期活动是吹空调...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