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班仪式现场
2019年“城市考古发掘技术和遗址保护技术培训班”在成都开班,授课专家来自中国和意大利。
培训班由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指导,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办。
记者了解到,一批成都的城市考古遗址文物保护利用已列入四川省与意大利合作项目。
中意专家授课
聚焦“城市考古”
开班仪式上,四川省文物局局长王毅表示,去年9月,四川省文物局与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四川省与意大利文博机构的考古和遗产保护专家团队将定期互访、考察并共同组织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或联合工作会议,加强双方在文化遗产保护及考古领域技术、方法、经验的分享和人才培养,推动双方博物馆之间的文物展览交流与合作,“此次培训班因此顺利在成都举办。”
记者了解到,培训班邀请了中意两国城市考古与遗址保护方面的专家,结合中意城市考古与遗址保护案例,介绍优秀的城市考古工作方法与先进的遗产保护技术,将城市考古发掘技术与遗产保护技术结合起来。记者注意到,课程包括《威尼斯宪章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中国文明起源的考古学探索》、《建筑遗址病理检测与保护技术》以及《大遗址保护与规划设计》、《意大利城市考古发掘技术》等等。
专家关注东华门遗址
如何保存展示是个挑战
王毅提到,2016年国家文物局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都市依托东华门遗址,规划建设中央公园‘成都中心’”;国家文物局已经把东华门遗址纳入全国大遗址保护“十三五规划”。“今年,四川发布的《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强东华门遗址等都市重要遗址考古研究。”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颜劲松也介绍,江南馆街遗址等一批城市考古遗址文物保护利用已列入四川省与意大利合作项目,将按照世界级文化遗产的标准,打造成为展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窗口。
詹长法教授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他多次组织主持中意国家间合作的文物保护项目。他认为,城市考古是考古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内容丰富。
詹长法表示,如何在城市保存历史遗存,中国和意大利都有一些经验,尤其是成都。他专门提到了成都的东华门遗址,那么丰富的城市遗址,如何保存展示给我们当代人?是个挑战。”
“古人生活之地,现在人类依然在上面生活,这给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挑战。”原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表示,“城市考古”的概念应运而生。在“城市考古”方面,国际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红星新闻记者 彭亮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雷琰)7月10日,省交通运输厅和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成都签订《共同推进多式联运、联程运输发展合作协议...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