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科研成果转化停在“最后一公里”、科研人才梯队呈现“青黄不接”等“卡脖子”问题?市科技局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积极主动作为,上门了解需求,现场想方设法解决难题,切实提升科技企业对科技服务的满意度。
在龙泉驿区,1300多平方米的土壤下,埋设了各种探头、传感器及电极……成立于1991年3月的国家材料环境腐蚀成都土壤实验站,长期进行着各种环境因素及材料的腐蚀数据积累,同时也是国家野外站体系中仅有的一家以通信材料土壤腐蚀观测与研究为特色的行业站点。
近日,针对企业需求,市科技局和龙泉驿区新科局一起上门,协助企业解决问题。成都土壤实验站依托单位电信科学技术第五研究所有限公司科技处处长冯阳提出,“成都土壤实验站由于改建,现在需要一个新的场地。”听完成都土壤实验站的发展需求,市科技局和龙泉驿区新科局相关负责人一起现场把脉、出对策,帮助企业解决场地问题。“以前我们的场地需求主要瞄准一个地方,此次上门调研让我们认识到可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考量,这真是个全新的机会。”冯阳说。
调研中,冯阳还提到,材料环境腐蚀作为一项基础研究,科研难度大、时间长、投资多, 很难计算短期的投资回报。但长期的数据积累和针对材料腐蚀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容易出现科研成果难出、科研人才难求的问题。针对企业的创新难题,市科技局发展规划处相关负责人立马表示,为激活创新活力,成都市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科技创新平台和重点研发项目都可以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成都市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一次性给予300万元配套资助,对重点研发项目最高给予1000万元资助,具体有哪些政策与成都土壤实验站契合,现在就开始研究。”
“以往的调研都是去一些‘热门’的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这次我们将视线放在了比较‘冷门’的野外站等地,有利于发现更多的创新痛点,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市科技局发展规划处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还将前往其他科技创新平台和企业调研。“不仅是发现需求,我们还会对已经调研了的地方进行二次调研,摸实情、盯住抓、抓到底,全过程跟踪需求是否真正得到解决。”
结合具体实际,扎实推进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市科技局首次出台研发准备金政策,最高100万元补助企业发展,激活企业研发主动性。同时,加大对研发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服务科技型企业发展,赋能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宋妍妍
新闻推荐
每小时收费1000元的英语课、4万多元的游学夏令营、数千元的绘画辅导班,暑期将至,网上频频曝出的家长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项...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