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青白江的成都国际铁路港,是此次重庆市党政代表团参观的第一站。,考察点位背后的川渝合作“路线图”。
7月9日下午3点过,代表团抵达铁路港,首先来到二楼。巨大的弧形大屏幕上,是一幅中欧班列(成都)的开行线路图:目前,中欧班列(成都)已打造了7条国际铁路通道和5条国际铁海联运通道,连接境外25个国家、49个城市,同时对接国内沿海沿边14个城市。
“线路在增加,速度也在加快。”现场负责解说的青白江区委书记张胜告诉大家,目前,中欧班列(成都)机车换成了和谐号,满载货柜量从30个增加到60个,速度从80公里/小时提高到最快160公里/小时,到达波兰罗兹的时间从16天至18天缩短到10天左右。
“港口和城市、产业如何互动?货从哪里来?”现场,有人提问。对此,张胜展示了一张图片,显示的是铁路港与欧洲产业城、淮州新城、轨道产业园之间的关系,当地已经形成了港产城有机互动的关系。
重庆是中欧班列的首开地。四川和重庆,不同的中欧班列出发地,指向同一目标——对接“一带一路”。同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上重要战略交汇点,如何发挥好中欧班列的纽带和抓手作用,两地需要进一步相互学习、借鉴。
融入“一带一路”,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中国—欧洲中心(“一带一路”交往中心)地处成都经济外向度最高、城市形态最现代的成都高新区,是国内首个由地方搭建、欧盟委员会和国家部委联合支持的中欧合作平台。
在2楼服务大厅,中心有关负责人向代表团介绍了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的情况。
重庆市口岸物流办主任聂红焰对一单制改革试点颇感兴趣,在他看来,四川把铁路港和自贸区紧密融合,创造新的经验,值得学习。
一个共同任务
加大科技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
7个点位中,有两个与产业相关:东方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和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双创服务平台。
研究院展厅里展示的发电设备,有火电、水电、核电、风电,还扩展到锂电、钒电池,甚至氢能源电池。
参观结束,走出大楼,眼前是5台绿色的公交车,那是集团刚刚研发上市的氢能源电动车,大家冒雨上车,现场感受。
“市场售价好多?”“每百公里耗氢多少?”“好久充一次氢,续航里程多少?”“能源转化率如何?”……车上,代表团成员们围着研究院的技术人员,频频发问。
追问过后有思考。重庆作为全国汽车产业的重镇,早已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今年年初,重庆印发了《关于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2年重庆年产汽车预计要达到320万辆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车约4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约120万辆。3月,总投资达45亿多元的“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核心零部件制造项目”签约落户重庆,通过三期建设,最终将达到年产10万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以及电堆等核心部件的产能,带来超过百亿产值。
竞相发展中,两地如何优势互补,展开合作?此次四川之行,也是问计之旅。
产业的升级,离不开科技创新,而创新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代表团一行饶有兴致地考察了七大双创服务平台馆和六类双创成果展示馆。
在重庆垫江县委书记蒲彬彬看来,近年来,成都经济能够得到快速发展,很大程度源于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的崛起,充分印证了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活力和动力,这种创新精神值得学习借鉴。
一个共同挑战
推动城市有机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关于城市规划建设,有两个点位:天府新区和远洋太古里。前者是无中生有的国家级新区,后者是从古老到现代的全新转型。
两种类型,也是当前城市发展的两条路径。
天府新区着力推动公园城市建设。不少重庆代表团成员在参观天府新区规划后,用“震撼”二字来形容自己的感受。有代表团成员表示,天府新区为公园城市建设树立了一个范本。在重庆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看来,天府新区把山水人融为一体发展的高标准规划、大手笔建设,对重庆发展有学习和借鉴的意义。
作为中西部地区的商业运作典范,成都远洋太古里开业至今,项目实现销售额年均增长30%,成为消费市场转型升级、城市有机更新的典型代表。今年上半年,该区域实现销售额32亿元,节假日日均客流超21万人次。
中新南向通道(重庆)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渝培是第一次来太古里,这样的业绩让他感慨不已。在他看来,成都远洋太古里的成功,一方面为城市旧城区改造树立了典范,同时也说明国内的消费需求潜力很旺盛,消费升级的空间很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一多)昨(10)日,记者从青羊区公安分局获悉,该局正在全区开展“云剑”行动,8日21时至10日8时,该局在全区范围内第...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