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官山汉墓是201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研究三部主任、成都老官山汉墓发掘队领队谢涛向记者讲述了老官山汉墓的发掘故事。
2013年,地铁3号线修建经过天回镇时,触碰到了一批墓葬,一些木器顺着水流到了地铁工地里,谢涛带队对这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这些墓葬一半在公路下面,一半在民房下面,为了考古发掘,考古队只好和民房主人签合同,把民房拆了一半,考古发掘结束后又给人家修复。
墓葬揭开后,墓穴中全是淤泥和泥水,在墓穴四角,泥水中浸泡着四只袖珍的织机模型,墓穴淤泥上浮着几只彩绘木俑,黑色的头发和眼睛,红色的嘴唇,彩色的衣服,因为常年浸泡在水中,这些文物的保存状况非常好,连颜色都非常鲜艳。4部完整的西汉勾综提花织机模型,这在全国是首次发现。谢涛告诉记者,其实,刚刚发现这些织机时,并不知道这些奇怪的木器是什么,直到修复后,才知道这就是织机。
根据陪葬品,考古学家判断墓主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蜀锦织造作坊的工场主。也许她将毕生的精力都用于蜀锦织造,死后还将一座完整的工坊制成模型,带到了坟墓里。也许,这些织机的发明或改造,曾凝聚了她的毕生心血。
在老官山的另一座汉墓中,发现了一块碳化的竹制品,“我当时隐隐觉得有可能是竹简。”谢涛说,文物被送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谢涛注视着这堆竹子被一片一片地分离出来,果然是竹简,而且是扁鹊派医学竹简,经过修复之后,连竹简上的字迹也清晰可辨。这是四川出土的年代最早的竹简。在这批墓葬中还发现了一只高约14厘米,通体髹黑漆的漆人,用白线和红线标出全身经络,其中能够辨认的穴位有117个。
在成都IFS的东出口,如果你仔细留心脚下的玻璃地板,就可以“穿越”到唐宋。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入选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7年,谢涛担任了成都市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的发掘领队,在大慈寺附近发掘出宋代十字街道与20多间唐宋房屋遗址,其中有宋代铺砖主道4条,这是成都最早的砖铺道路。
其实,在此之前十多年,成都文物考古队就在春熙路伊藤洋华堂基址上发掘出一条唐代的水渠遗址,这条水渠一直向大慈寺方向延伸而去,谢涛意识到,肯定还会有重要的发现。当他终于与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相遇,已经过去了十来年。
在成都博物馆展厅内,20多尊正在演奏乐器的女乐俑衣饰华美,顾盼生姿,以其极高的艺术性受到观众的瞩目,这些伎乐俑出自后蜀宋王赵廷隐墓,发掘于2010年年底,谢涛也是赵廷隐墓发掘的现场执行领队。
2010年,在天府广场防空洞的墙壁中,谢涛还主持发掘了东汉的李君碑和裴君碑,如今这两通汉碑都陈列在成都博物馆新馆内,在裴君碑阴刻文字第六列,观众可以找到“列备五都”四个字,表明当时成都已号为“五都”之一,与洛阳、邯郸、临淄、宛等齐名。
本报记者 汪兰
图片由成都博物馆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太平)近日,高新支公司邀请了74名客户参观了“梧桐人家养老社区”样板间。作为太平人寿四川分公司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服...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