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6日开始,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车除外)不再享有地方购置补贴(简称“地补”)。“地补”成为过去式,让新能源汽车企业失去了重要的一项利润来源。出乎意料的是,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业内人士对于“地补”的取消,大部分持肯定的态度,认为积极意义大于消极影响,原因何在?□本报记者 赵张冬 鞠艺 赵泽宇,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取消 业界反响积极:多叫好 少报忧。
忧
日子不好过 涨价压力大
“国家补贴大幅退坡及地方补贴取消,新能源汽车在销售端面临涨价的问题。”6月27日,在成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应用促进会6月轮值会长会议上,该促进会的秘书长范永军指出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痛点。
吉利新能源的企业代表罗文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续航400公里的帝豪EV450为例,加上技术门槛系数,今年3月26日前能拿到“国补”和“地补”9万多元,3月26日-6月25日之间能拿近5.5万元,而6月26日以后仅能拿到2.5万元。“补贴一年内两次退坡,这部分金额是企业没办法通过降低成本来弥补的,涨价是必然趋势。”
其实,近几个月来新能源汽车的日子并不好过。一方面,新能源汽车问题频出,让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心怀顾虑;另一方面,全国各地氢能与智能驾驶升温,新能源汽车产业受关注度下降。在乘用车领域,由于传统汽车产销双降,在市场压力和“国六”排放标准实施的背景下,传统汽车不断选择大幅降价促销,进一步挤占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空间。“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因补贴降低,终端价格又无法上涨,导致既不赚钱又无现金流支持,很多企业陷于产销停滞。”范永军告诉记者,“补贴退坡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若车企选择涨价,则必然面临销量不振的后果。如果不涨价,车企则需要割让利润保住市场。”
虽然业内人士对于涨价都有强烈的预期,但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涨价潮还没有来到。记者从比亚迪成都上典4S店了解到,比亚迪的新能源新车售价暂时维持不变。此外,蔚来汽车、威马汽车等造车新势力给出了相关的保价政策,宣布“暂不涨价”。
喜
市场回归技术和产品竞争
不过,从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地补”的取消却是让新能源汽车回归技术和产品竞争的必要路径。“这一政策对行业来说是一次挑战,依靠补贴而存活的厂家没有前途。”成都蓉欧绿动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永水认为,“现在厂家的首要问题是需要研究如何造出更好的车,搞好研发和技术储备,对于经销商而言就是要如何利用好存量车使自己活下去,汽车后市场则要搞清楚怎么为新能源汽车服好务。”
飞碟汽车营销总经理张学文预测,租售模式、车电分离、延保服务等其他新模式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变化将应运而生,并与第三方融资平台、保险等金融保障、售后服务、电池回收和车联网等共同组成新能源汽车厂家新的利润点。
吉利新能源则多管齐下,提前做足了功课:发布了全新的高端电动车几何A;把经典车型定向销售,实现了帝豪EV为成都巡游出租车定向投放;还在探索二手车市场全新的商业模式,为大客户替换老旧车辆。银隆新能源根据政策的变化,对电池结构做了调整,也比以前更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需求做定制化方案。传化绿色慧联则在线下通过物流业务促进运营租赁,再通过线上运营平台管理来找到当下的生存之道。“威马汽车规划从汽车新零售方面来达到新的平衡。”成都威智行总经理朱毅告诉记者,“从做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到成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最终构建起智慧出行生态圈。”
新闻推荐
□汪东旭7月1日《人民日报》一篇文章报道:笔者在某村办公楼前,看到门旁挂满各种各样的牌子,数一数竟有十三四块;至于为何...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