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江姐》惊艳国家大剧院 梅花奖得主沈铁梅的《江姐》扮相。
川剧《江姐》在国家大剧院首演吸引了众多北京观众。
“感谢重庆市川剧院,在党的98周岁生日之际,来到北京,为我们北京观众成功公演了这么精彩的川剧《江姐》。沈铁梅和她的演员们演出非常精彩!”6月30日晚,由三度“梅花大奖”获得者、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领衔主演的新版川剧《江姐》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成功举行了首场公演,获如潮掌声。
三大“梅花奖”得主领衔川剧《江姐》北京公演
继去年重庆、成都、丰都、涪陵等地成功公演数十场后,沈铁梅首次率川剧《江姐》剧组,来到北京国家大剧院。在两小时19分钟的演出中,沈铁梅和重庆市川剧院的演员们用极高的热情和激情,演绎了江姐等英雄们,在重庆解放前夕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努力奋斗的感人场面,赢得了台下上千位北京观众的热烈掌声。
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优美感人的川剧唱腔,以及沈铁梅饰演革命女英雄“江姐”形象、“梅花奖”获得者孙勇波与胡瑜斌分别饰演的甫志高和沈养斋、彭欣綦饰演的双枪老太婆等,把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明生动,深深打动了北京观众。
封面新闻记者在现场发现,还有几位外国观众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江姐》,欣赏到动听处还不时鼓掌。李光羲、王铁成、郭淑琴、羊鸣等重量级艺术家也都到现场为沈铁梅川剧《江姐》捧场。
八年后再进国家大剧院为建党98周年献礼演出
据了解,川剧《江姐》将在国家大剧院连续演出2场。这也是继2011年川剧《李亚仙》后,重庆市川剧院再次走进国家大剧院。也是川剧《江姐》自2018年1月开启首演以来,首次赴京演出。
2011年,铁梅携另一部经典剧目《李亚仙》在国家大剧院演出2场,让首都的戏迷观众充分领略了这位川剧表演艺术家的独特魅力。《李亚仙》是铁梅夺得“梅花大奖”的作品,是一个很有铁梅特色的川剧精品,其中有很多唱腔都是铁梅亲自设计的,充分发挥了川剧帮、打、唱的艺术特色。在音乐、舞美、服装等方面精心打造出来的《李亚仙》,可以说是传统与现代的一次完美融合,也彻底征服了“挑剔”的首都观众。
此次川剧《江姐》作为重庆本土优秀传统戏曲文化和爱国主义革命精神有机结合的文艺精品,在向建党98周年献礼,同时让首都观众再次领略沈铁梅和川剧艺术的魅力。
爱上川剧,只需惊艳一嗓。沈铁梅作为当代中国川剧领军人物,是公认的川剧声腔第一人,也是把川剧声腔带入西方音乐殿堂的第一人。她的《金子》《李亚仙》等作品早已成为戏曲界公认的精品剧目。特别是在川剧唱腔方面,更是成为了无数戏迷永恒的记忆。
川剧《江姐》“重庆味”浓已演出55场“深入人心”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当熟悉的旋律响起,唤醒了无数人心中的回忆。歌剧《江姐》早已深入人心,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了永恒的经典。
重庆市川剧院的川剧《江姐》,在歌剧《江姐》的基础上,融入了诸多川剧元素,看点十足。一是《江姐》本身是发生在重庆的故事,用重庆话表达是《江姐》的一次本味儿回归。二是在语言台词方面充分利用了重庆话诙谐幽默的特点。如“砍脑壳的”“蒋对章”与“江队长”的谐音等,整场演出悲中有喜、“重庆味儿十足”,非常具有看点。三是艺术表现上充分融入了川剧特色。在故事上,充分注重重庆的地域特色,一定要是戏曲的,一定要是川剧的,一定要是为现代观众所接受的。在人物设计上,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优秀女共产党员形象。
《江姐》自首演以来,受到广泛欢迎,已演出55场次,观众超过6万人次,这充分说明红岩精神在当代依然不过时,红色经典剧目的魅力在今天更加夺目。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恩湖 北京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胡思行记者刘冰玉)昨(1)日,记者从成都中院获悉,近日,该院召开衍生案件治理工作试点改革推进会,进一步梳理总结影响诉...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