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
近日,成都家长陈先生为儿子报名了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圣菲小学学幼小班。他收到通知面试的短信内容显示,面试时间是6月1日,除了照片和身份证件之外,其中一项带“父母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的要求,这引发了不少网友的讨论。
要求家长带学历参加面试的消息甫一传出,迅速引爆舆情。面对公众的强烈质疑,该校负责人明确表示:“面试是不会看家长学历的,要求带学历只是登记,以后学习有什么活动的时候方便联系。”
登记学生家长的相关信息,便于家校合作,当然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学生还没有录取,就忙着登记父母学历,为以后“方便联系”,如此“未雨绸缪”,令人费解。家长带学历“只是登记”,这样的解释难以自圆其说,并不买账的公众纷纷嘲讽“此地无银三百两”。
如今,这种招生“查三代”、“考家长”和“拼爹妈”的报道屡见不鲜,让教育公平的问题一次次戳中大众的痛点。广州一私立小学招生就要求“学生家长的学历是本科以上”,上海此前也被爆出某小学招生让家长做考题,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爷爷奶奶的信息。更有的学校面试中要看家长的身材,因为父母身材不好意味着自我管理能力差
……
如此种种,让再“佛系”的家长也淡定不了了——中小学招生到底招的是学生还是家长?上个学难道还要被“查三代”?更有一些网友质疑,父母,甚至祖父母的条件,竟然会影响到孩子上学,这难道是新的“血统论”“出身论”?
客观地说,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受教育程度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也不能片面夸大,学历不能作为父母综合素养高低的唯一判定标准,更不能作为学生录取的依据。子曰:“有教无类”。用学历来区分层次,用背景“标签”来看人,丧失了教育的本义,违背了教育的公平,这种风气对于孩子的成长也颇为不利。况且登记之后,校方会否因为家长的学历而对孩子们区别对待,更是让人不放心。
因此,要杜绝类似的学校招生“挑家长”“查三代”的行为,最根本的还是要在教育资源均衡化上下功夫。一方面,正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所说的,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稳妥实施多校划片,“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引导学校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另一方面,要确保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不同区域、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化。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教育承载着无数个家庭的梦想,关乎社会流动的生机与活力。只有促进教育均衡,让规则公平得到守卫,让机会充沛地“不择地而出”,教育这盏希望之灯才会更加明亮。不论父母的学历如何,不论家庭的经济实力怎样,只有让孩子们只要足够努力就有改变命运的希望,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2019年5月31日,成都)今天上午,由荷兰皇家菲仕兰与中国SOS儿童村协会携手设立的“菲仕兰爱心之家”在成都SOS儿童村正式...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