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红(左)展示她绣制的“蓉欧快铁”主题团扇。
□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一袭白衣、留着卷发,脸上总是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就是来自成都市青白江“十二针”绣坊的绣娘任晓红。她和绣坊里的其他10余位残疾人绣娘一起,通过蜀绣这门技艺,创造了不菲的收入,展示了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风采。
蜀绣让她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5月15日,四川省第二十九次全国助残日“自强脱贫,助残共享”主题活动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举行。青白江“十二针”绣坊在现场布置了展台,展示了绣娘们的部分作品。
艳丽的色彩、细腻的针法、独特的技艺……在展台前,任晓红展示自己绣出的一幅幅作品时,心中总是充满着自豪:“蜀绣的针法有12个大类、120余种,这也是‘十二针’绣坊名字的由来,我们单是练会常见的几种针法,都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
青白江“十二针”绣坊,是青白江区残联依托残疾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开设的特色工坊,常年免费开展残疾人蜀绣培训。从2009年区残联开办首期培训班以来,至今已开办了25期“残疾人蜀绣培训班”,培训学员500余人次。2018年青白江区残联,引进专业助残社会组织,管理运营“十二针”绣坊,开发了特色文创绣品,增添了作品展示柜,建立了淘宝网站,实现蜀绣作品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任晓红家住青白江城区,是一名肢体四级残疾人,腿脚有些不便,如果没有学习蜀绣,可能她还在从事美容这样需要长时间站立的体力活。2009年,她通过青白江区残联残疾人蜀绣培训班接触到了蜀绣,就深深迷上了这门技艺。
“进入培训班以后,我就投入全部身心学习蜀绣。为了更快地掌握蜀绣的技法,我甚至厚着脸皮到授课老师家里拜访,请求她手把手教会我相关的技艺和针法。”任晓红说。
如今,任晓红已成为青白江“十二针”绣坊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刚开始接触这一行时,因为长时间坐着做手工,还是很辛苦,有时也感觉很枯燥。但是作品绣成后,一看到自己能够绣出这么精美的图案,心里的成就感是任何物质回报都替代不了的。
精益求精获得市场认可
“手工绣确实辛苦,有时候我们一坐就是十一二个小时,绣出的作品如果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会拆掉重来。”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任晓红的作品逐渐得到了市场认可。
2018年,她开始担任绣坊的负责人,从学员到老师再到绣坊负责人,先后累计培训学员300余人次,培育技艺娴熟绣娘 10 余人,带领学员绣制作品700余件,个人绣制蜀绣作品 200 余件,其中绣品“天府熊猫”曾作为文化交流礼品赠送给国际特奥会主席蒂姆·施莱佛。
目前,任晓红绣制的蜀绣作品单幅最高卖出过2000多元钱。在区残联的引导和帮助下,她带领绣娘们开发出极具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天府文化”“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清白文化”“樱花文化”等系列文创团扇,创新地将蜀绣技艺运用到服装、手工艺包、家居摆件、小饰品挂件等生活日用品上,很受市场欢迎。在2019年成都市青白江区樱花旅游节期间,绣娘们的这些作品,短短两周多时间就卖出了2万多元。
“残疾绣娘虽然行动不便,但是她们耐心好、坐得住,专注度高,又肯花功夫,所以能够绣出精品。从事蜀绣这种传统手工艺制作,既不用在外面风吹日晒,绣制场地也比较灵活,还能在家绣制,是非常适合她们的一个居家灵活就业项目。注重从残疾人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有针对性的免费培训项目,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我们残联一直在为此努力。”青白江区残联教育就业科负责人杨忠静说。
杨忠静介绍,除了展台上看到的团扇、双面绣等蜀绣产品,区残联还会进一步指导绣坊推出题材、形式等更丰富的文创绣品,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增收。
新闻推荐
成都世警会将招募6000余名志愿者 1个月内 超1.6万人报名
招募现场志愿者招募面试环节今年8月8日,第十八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以下简称“世警会”)将在中国成都举行,这也...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