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边人家 龚仁军(武侯区)绘
赵平(锦江区)
5年了,我一直牵挂着高叠洞这个地方,不仅为它的青山绿水,深潭飞瀑,更为那座难忘的“桥”,那个朴实憨厚的乡村少年……
5年前的夏天,我们一队户外徒步的朋友,在飘飘细雨中来到了山林环抱、空气清新的雅安晏场镇代河村,这里群峰耸峙,绝壁环生,几乎见不到外来的游人,实在是养在深闺的一处夏日胜景。
穿过一片丛林顺坡而下,伴着远处隆隆的轰鸣巨响,高叠洞瀑布就在前方了。
要去到瀑布近处,必须经过一片乱石嶙峋、岔流密布的河滩,一条手臂粗细的树枝横搭在岩石中间,这是姑且可称为桥的唯一通道。然而,被雨水浇过的树枝湿溜滑脚,湍急的岔道水流更让人望而却步,大家只好相互携手,战战兢兢鱼贯前行。不料,大队人马刚从这桥上经过,树枝就折断掉进水里被冲走了。队尾的我和几位徒友放弃原来的线路,改由河道右侧向瀑布靠近。
不知什么时候,身后跑过来了一个穿着不大合身有些褪色的格子衬衫、个儿瘦小、肤色黝黑的十多岁男孩,正蹲在那“断桥”边做着什么。
停下脚步,我远远盯着那孩子,见他正低着头,很认真地把手里拿着的几根树枝铺排到岩石之间,纷飞的细雨让他凌乱的头发上挂满了晶莹闪亮的水珠。孩子在裤腿上擦了擦手里沾着的泥浆,站起身来又从河滩上费劲地抱起一块鹅卵石,举过腰间打算扔到对岸来。石头太大太重,那岩石间也有段不小的距离,他显然缺少足够的气力,抛起的鹅卵石直直掉进了湍急的水流,溅起来一片高高的水花。
看着这个乡村男孩的举动,我突然反应过来,那“断桥”可是徒友们返回的必经之路啊,这孩子分明是在为我们搭建一条新的通道。我赶紧招呼几位徒友回到“断桥”边,同男孩一起搬来几块石头,把那几根树枝牢牢压实……
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个孩子,有的掏出身上的糖果零食给他,有的忙着替他擦去头上的水珠。男孩显然不太适应这种气氛,他有些害羞,低着头回答大家的问话。渐渐地,孩子同我们熟悉起来,他指着一户农家小院说,他家就在那附近。
孩子的邻居,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大爷告诉我们,那小男孩姓宋,正在读五年级,父母常年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他和快90岁的爷爷。我为小宋和老大爷拍了一张合影,对他们说,我一定还会再来高叠洞看他们的。
5年过去了,顶着烈日酷暑,我再一次从代河村走向高叠洞瀑布。蓝天白云下,山林环抱中的瀑布依旧气势如虹,磅礴壮观。
在那个农家院子里,邻居大爷坐在门前竹椅上,他已经不记得我这个异乡人了。问起小宋,大爷说出门了,不知何时回家。
太阳西斜,天色渐晚,金黄的余晖洒向村道两边的农舍,带着泥土和炊烟气息的晚风吹了过来,小宋还没有回家,我却必须要返程了。走到村口,回望这个让我一直牵挂的地方。今天的高叠洞,一条平整的水泥石梯路直达瀑布观景台,来此游玩的人们不再需要小宋搭建的“桥”了,但那座“桥”曾经把我们同壮观的瀑布连在一起,让我们的心也走得更近,我们又是多么需要这样的“桥”啊。
重回高叠洞,我没有如愿见到小宋,难免有些遗憾,那就把这份感恩的情怀,连同这里的高山流水、夕阳清风,都一起长留在我的心里吧。
新闻推荐
成都平原本来就有大象? 古蜀人收集象牙有何精妙用处?想“象” 一“牙”知古蜀
象牙发掘现场博物馆里陈列的象牙金沙遗址博物馆供图2001年,金沙遗址出土数以吨计的象牙,最长的一根长达1.85米,立刻引起考古...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