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外国友人包水饺
一碗10个带着荷叶边的水饺,淋上红糖酱料、熟油海椒,再加半勺蒜蓉,一碗热气腾腾的钟水饺就上桌了,拌匀即食,前5分钟口感最佳。不过,据说,去年在法国里昂十九届餐饮酒店博览会上,因为太过抢手,连放在旁边展示的生水饺也被游客端走了。
文化交流,从餐桌开始。2018年,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2018大地母亲国际慢食博览会上,现场烹饪的成都钟水饺受到与会嘉宾的热捧。2017年,在“西班牙欢乐春节——成都周”城市推介系列活动上,麻辣咸甜的钟水饺征服了西班牙人的胃。2015年起,文化部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共同推出“欢乐春节——行走的年夜饭”活动,麻辣诱人的钟水饺伴随着中国的春节文化走向世界,引起“舌尖上的共鸣”。每一次走出国门,钟水饺带去成都的独特味道,带回外国朋友的惊叹赞美。如今,在不少外国朋友心目中,钟水饺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作为钟水饺的第四代传承人,祝元清这些年带着钟水饺走南闯北,让世界领略成都特有的美食。“钟水饺所有的原料都是成都本地的,是成都特有的味道。而且钟水饺的制作方式也和北方水饺不同,钟水饺的皮薄,个头小,一碗10个,吃完意犹未尽,再蘸着汤汁吃个白面锅盔,这是成都小吃特有的吃法。小吃小吃,就是打个尖,吃个味道。”祝元清说,小吃虽小,但可小中见大,唯有不变初心,把老一辈留下的技艺传承好,才能将老字号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已经有上百年历史的钟水饺,在成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49岁的祝元清,是钟水饺的第四代传承人,在人民公园紫薇阁小吃楼,他向记者介绍了钟水饺味道的秘密。
祝元清说,钟水饺从红糖酱料到红油,以及皮和肉馅都是特别讲究的,一点不能马虎,比如钟水饺的每一张皮,看上去厚薄、直径都一样,这其实是手工擀制的,将揉好的面拉成长条,用刀切成小块,放到天平上称重,每团面粉重量都在5-6克之间;用擀面杖将面皮擀得薄薄的,拿在手上,好像一块“灯盏窝”。
祝元清19岁进入钟水饺学艺,32年从未改过行,他伸出两只手,手上有一团一团的茧巴。“这些茧子都是擂面擂出来的。”这些老茧告诉我们,每一道传承下来的美食,都有数代人不为人知的努力。
本报记者 汪兰 文/图
新闻推荐
更多创新 更多参与 更多关注让节水成为全民行动 成都开展2019年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活动成效盘点
如何更好地建设节水城市,推进绿色发展?“孩子们歌唱的节水公益歌曲让节水意识更加深入人心”“通过朗读节水诗词和作文,不仅...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