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3点,成都熊猫亚洲美食节的重要活动之一中国美食(菜谱)文献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从明清到上世纪80年代为止的1500多册(件)菜谱文献及菜单票证,通过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等主要线索,全景式展现中国各地美食文化的历史、变迁与美食文化的发展。
在此次文献展上,可以看到《醒园录》《四川满汉全席》《成都通览》《北京饭店四川美食文化回顾系列》等重要川菜文献,着重介绍四川美食文献内容与展示非遗(或失传)美食烹制技艺。
《醒园录》是清代蜀中大才子李调元所著的一部饮食专著,记载了古代饮食、烹调技术。炒、滑、爆、煸、熘、炝、炸、煮、烫、糁、煎、蒙、贴、酿、卷、蒸、烧、焖、炖、摊、煨、烩、淖、烤、烘、粘、氽、糟、醉、冲……据悉,书中记录了烹调方法39种,酿造方法24种,糕点小吃24种,食品加工25种,饮料4种,食品保藏5种,涵盖了荤菜、蔬菜、酱菜、糕点、饮品、乳品、蛋品等,被誉为“川菜第一部食谱”,而且其中不仅有川菜,还包括相当数量的江浙菜式。
《成都通览》是晚清成都人傅崇矩主编的一部丛书,共70万字,堪称晚清成都的“百科全书”。不过对“吃货”来讲,可能会觉得《成都通览》完全就是当时的“大众点评”嘛,因为书中记录了当时成都地区的1000多种川味菜肴、454家茶馆。
展览以菜谱文献为基础,通过多媒体、影像立体展示,形成光影构成的艺术化视觉场景,观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美食的乐趣。
“四川文献”就是其中单独设置的展区,有近300册(件)与四川、重庆相关的菜谱及食单,还有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成都各种粮油肉票。“四川食单”也有单独的陈列区域,包括成都餐厅、金牛宾馆、锦江宾馆、岷山饭店、努力餐等四川著名宾馆饭店食单。其中最为特别的是1959年由一代川菜烹饪宗师兰光鉴指导,其嫡传弟子张松云、孔道生二位大师操刀的“成都满汉全席”。
此次展览还设置了“外文中国菜谱专柜”,其中有1本《中国美菜》,这是已知这个世上最早的英文中国菜谱,1923年在纽约出版。
据策展人介绍,研究传统菜谱是挖掘、传承、转化和利用的过程,正是老菜谱和老师傅让如今创新传承菜肴成为可能。在这些老菜谱中细细追溯,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美食发展的脉络,感受到饮食文化波澜壮阔的发展,以及一代代的传承和延续。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6月15日。
本报记者 汪兰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新闻推荐
天府恒大文化旅游城实景图婚礼庄园效果图天府恒大文化旅游城效果图《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对公园城市内涵特征及...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