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民
核心观点
产业生态圈是产业功能区的内核与关键,是必须始终贯穿产业功能区建设的理念。
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是事关城市发展转型和经济工作组织方式转变的一场深刻革命。
推进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建设,要以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工作创新推动产业层面、企业层面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用一整套更加完善管用的政策机制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主体活力。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自觉在国家战略中找位置、强担当、作贡献,聚焦产业立市和功能强市作出科学谋划、深化改革创新,特别是在新经济发展、产业功能区建设等领域开全国城市先河,已进入理论创新和发展实践上的“无人区”。可以说,成都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变革经济工作组织方式,进一步有效地夯实了成都面向未来的城市战略竞争新优势。
建设产业功能区构建产业生态圈是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形成产业比较竞争力、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形式和先进要素聚集平台。2017年7月,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重塑产业经济地理、推动城市发展战略调整”决策部署,作出建设产业功能区、构建产业生态圈的系统安排。近两年来,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创新作为、大胆探索,坚持以产业功能区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推进经济工作组织方式转变,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高效能治理、市民高品质生活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建设产业功能区构建产业生态圈已经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带动经济增长的重点区域、推动产业升级的有力支撑。
当前,成都正处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现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实现由追跑向并跑领跑转变,不断积蓄冲刺世界城市的力量,必须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形态,在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建设上狠下功夫,努力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有机统一的示范区,推动成都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中西部最前列。
正确认识两个关系
深刻理解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的内在机理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如何贯彻落实好市委关于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各项部署安排,首先有两个大的关系需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第一、正确认识产业功能区与传统产业园区的关系。产业功能区既不同于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集中发展区,同时又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彻彻底底将二者关系厘清,才能摆脱思维定式、破除思想藩篱,才能聚力聚劲把产业功能区建设好。传统工业园区、开发区、集中发展区主要聚焦二产特别是大工业项目,在产业选择的视野格局上不够开阔,这里面既有以GDP考核为指挥棒的政绩冲动,也缺乏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的战略主动,容易造成产城脱节、职住分离、配套缺失。产业功能区兼顾城市与产业,主要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吸引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物流、信息等要素高效配置和聚集协作,形成集设计、研发、生产、消费、生活、协作、生态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城市社区,有效破解了传统产业园区、开发区、集中发展区重生产发展轻生活服务、重项目数量轻企业协作、重地理集中轻产业集聚等问题,有效解决了产城分离、同质竞争、产业协作不经济、基础设施不专业等现实问题。
第二、正确认识产业功能区与产业生态圈的关系。产业生态圈是产业功能区的内核与关键,是必须始终贯穿产业功能区建设的理念,要将二者的区别和联系认识到位,确保不出偏差、不走弯路。产业功能区是产业生态圈在地理空间上的物理映射,是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从物理空间来看,产业功能区有着明确的行政边界和实体边界,规划了一定的地理区域空间,而产业生态圈的形态开放,边界概念较为模糊,往往跨越具体的园区边界甚至行政边界。从呈现形式来看,产业功能区的形态是“园”、内涵是“圈”。产业功能区主要体现为工业厂房、物流仓库、配套设施等外在形态,而产业生态圈则是各类市场主体、创新主体、要素主体、功能设施的有机融合。因此,以产业生态圈理念指导产业功能区建设,有利于引导各类资源要素打破地域约束和行政壁垒,促进物化的产业园区与虚拟的要素生态之间虚实结合、相互耦合,从而达到主导产业鲜明、要素自动吸附、人才流入聚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局面。
紧紧聚焦三个关键
准确把握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的着力重点
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是事关城市发展转型和经济工作组织方式转变的一场深刻革命,既是一次全新的探索,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聚焦关键,找准着力重点。
第一、聚焦核心在产业。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是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有效组织方式,其所承载产业的层次、形态、质量直接决定着66个产业功能区和17个产业生态圈的发展路径、模式和进程。必须坚持全市“一盘棋”思想和“三图一表”差异协同思路,坚持以比较优势原则选择产业主导方向,重点是要着眼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精准确立产业发展方向,着眼未来区域发展竞争、优化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着眼塑造城市领先优势、前瞻培育新的产业形态,不断提升产业选择质量、企业发展质量和产业协同质量。
第二、聚焦核心在功能。从根本上讲,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是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有效载体,既要聚焦产业需求强化生产要素聚集,更要聚集人本需求强化生活场景建设和叠加,在区域内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必须坚持以“人—城—产”逻辑思考和谋划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建设,以宜业宜居为目标塑造城市新形态,重点是要围绕主导产业个性需求、完善生产辅助功能,围绕人力资源协同需求、完善高端生活功能,围绕可持续发展未来需求、完善绿色生态功能,加快构建现代化设施平台、科研型功能平台和生活性服务平台。
第三、聚焦支撑在园区。园区是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建设的物化形式,是企业发展、产业集群、要素集聚的空间载体。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打破生产导向产业园区发展模式,通过产城融合发展,增强服务配套功能,推动城市人口和现代产业在功能区集中集聚,有效促进区域职住平衡,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本地配套、功能区就业人群在本地消费。加快建设以产业新城、特色街区、特色小镇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园区,促进传统工业园区加快向共生型产业生态圈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功能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勇于创新四大机制
有效激发产业功能区和产业生态圈的主体活力
推进产业功能区、产业生态圈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是动力之源、活力之源。要以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工作创新去推动产业层面、企业层面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用一整套更加完善管用的政策机制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主体活力。
第一、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全市统筹,构建权责明晰的工作推进机制,尽快形成产业生态圈“分管领导+市级部门+区(市)县”的工作机制,健全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专业投资公司”的运营架构。市领导担负起总牵头、总协调的责任,统筹推进产业生态圈下各产业功能区的规划审查、政策整合、项目统筹重大问题协调;市级部门履行好行业统筹和要素保障职责,会同各区(市)县和产业功能区开展产业研究、规划编制、要素政策制定、营商环境优化和重大项目招引等工作;各区(市)县切实担负起产业功能区建设主体主责,负责推进辖区内产业功能区规划编制实施、产业政策制定、平台设施建设、项目招引促建、政策服务优化。
第二、创新政策集成机制。一方面,要深化普适性政策集成叠加。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五项制度改革”和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着力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先进城市,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等多重先行先试改革试点的叠加优势和乘数效应,用活用足改革试点政策空间。另一方面,要凸显差异化政策集中高效,根据每个产业功能区的发展定位、主导产业和远景目标,形成一套聚焦产业、精准定制的专业性政策保障体系,提高政策安排的差异化匹配度和有效性。
第三、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坚持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目标,深化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破解要素供需错配问题,打造要素供给的比较竞争优势。一方面,按照形成要素竞争比较优势的理念,推动传统要素降成本提效率,促进土地、水电气、公共服务等资源要素向产业功能区倾斜。另一方面,按照推动产业协作配套的理念,推动高端要素降门槛扩规模,特别是产业功能区建设所需的标准厂房、专业楼宇、人才公寓、创新资源等新增生产要素要切实保障到位。
第四、创新考核评价机制。针对目前各产业功能区发展能级落差大、发展不均衡等实际问题,坚持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做到考核内容各有侧重、考核标准有所差异。产业发展的考核重点是突出主导产业和企业培育,功能配套的考核重点是突出生活配套和设施保障,政策保障的考核重点是突出政策资源的方向和效率。在加强对各区(市)县产业功能区建设任务进行考核的同时,也要强化专业管理、要素匹配等市级相关部门的督促考核,推动形成考核一张网、全市一股劲。
新闻推荐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