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秀岭
“我这边不可能天天派人盯着他,我们也很头疼。”
说此话的,是成都市天府新区太平街道办的一名干部。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该街道办辖区内的“孩子的院子”游乐园,发生一起恶性安全事故,2名成人伤者送医后经抢救无效死亡,12名受伤游客正在医院接受救治。据央视等媒体报道,此前,这家游乐园曾多次发生事故,街道办多次下发关闭停业整改通知,而这次事故,正是发生在“停业”“拆除”期间,是游乐园“偷偷摸摸”行为所致。
基层工作十分繁忙,“不可能天天盯”,好像说得过去,是个客观理由,也似乎透着一些无奈。但是,细细思量“不可能天天盯”,又觉得这话有些不对劲:做不到“天天盯”,如何抓安全?抓安全岂可不“天天盯”?
安全无小事,人命大于天。这家游乐园的滑梯事故,夺走了两条鲜活的生命,粉碎了几个家庭,“孩子的院子”成了“要命的院子”,令人扼腕叹息,怎忍说“不可能天天盯”?街道办强调游乐园属于“偷偷摸摸”“打游击”,难以监管。人们不禁要问,这家没有合法手续的游乐园,在近两年时间内“正常营业”,并且广泛宣传成了“网红”,这算哪门子“偷偷摸摸”?有关部门为何“看不见”?这家存在多种安全隐患且多次发生事故的游乐园,早就该停业整顿并拆除相关设施了,为什么直到出事还没有拆除?街道办下发了拆除通知,但下了通知就等于“自动拆除”了?
现实中,“不可能天天盯”论调,在个别地方还有一定市场。对于一些安全隐患,常有“这么多商家,哪能管过来?”“谁有三头六臂?谁能事无巨细?”的无奈。然而,大量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对安全隐患的每一次疏忽,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大祸惨剧;对防范措施的每一次疏漏,都是对生命的极不负责。在这个意义上,“不可能天天盯”不是推卸责任的理由,正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一个重要“源头”。
越忙越要绷紧安全弦,越忙越要时刻“盯”安全。抓安全,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必须从每时每刻做起,从一个个细节做起,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都安全,对任何安全隐患,必须“天天盯”“时时盯”“处处盯”,不能有半点马虎和丝毫松懈。反之,不能时时刻刻“盯”着安全问题,不能始终对安全隐患保持高压态势,嘴上喊得多、现场干得少,书面通知多、实地整改少,何来安全?
生命需要精心呵护,安全需要时刻紧盯。让广大消费者在安全条件下消费,让广大群众在安全感中生活,各级政府必须担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时时刻刻“盯”着安全、“盯着不放”“一盯到底”。
新闻推荐
中欧班列(成都)开行6周年,开行数量呈爆发式增长连接境外25个城市。本报讯(记者陈碧红)4月26日上午10时,满载电脑主机、灯具、汽...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