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观察
“见到你真高兴,有你在身边好开心!”“真讨厌,看见你心里就来气,滚一边去!”面对两个普通的白萝卜,四川成都金牛区金泉小学的学生们对其中一个说赞美的话,对另一个则用力骂。这是学校为期一个月的实验,让孩子们用不同的语言对待两个萝卜,感受语言对萝卜的作用。
实验引发不小的争议。学校表示,该实验没有科学依据,主要是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但不少家长和网友质疑:脱离了科学的教育,有存在的合理性吗?
1“萝卜实验”:
你夸这萝卜,我骂那萝卜
今年2月到3月,在金泉小学三年级学生波波(化名)的班上,40多名同学每天轮流对着两个白萝卜进行夸奖和责骂。“我觉得有点搞笑。但孩子说这是一个实验,很期待结果。”这是波波母亲最初的看法。
这是学校开展的一次“萝卜实验”——金泉小学共六个年级、1600多名学生。在2月19日金泉小学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学校为每个班级分发了两个大小、重量相当的白萝卜,倡议全校师生做一个为期一个月的实验,让孩子们用不同的语言对待两个萝卜,然后去观察、发现、记录萝卜的变化,旨在切身感受生活中语言的作用,让孩子变得更加文明和友善。
该校一名老师介绍,在一个月时间里,每班每天安排三组孩子分别对两个萝卜进行“表扬”和“打击”。“别放弃,你一定能行……”“你是我见过的最愚蠢的人了!瞧你这熊样!长大了也好不到哪里去……”孩子们用截然不同的语言,分别说给面前的两个萝卜“听”,并且每天观察和绘制萝卜变化图。学校还向全校孩子征集,选出了“最受激励”和“最让人沮丧”的十句话。
2实验结论: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3月底,“萝卜实验”结束,成都金牛区教育局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篇文章,名为“金泉小学的师生每天对萝卜进行表扬和批评,一个月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文中附上了一张两个萝卜的对比图并表示,左为某班的“沮丧”萝卜,右为“开心”萝卜。图上显示,表皮上画着笑脸的萝卜,明显比左边的“沮丧”萝卜更完好。其实萝卜本无差异,带来如此极端差异的,是每天孩子们至少三次的对话。文中还说:“若不是亲身经历,有谁会相信,仅仅就是不同的10句话,居然会对萝卜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原来平常我们说出的话语,真的可以‘毁掉生命’。”
文章一再强调,不同的语言会对萝卜产生不同的影响,被表扬的萝卜比被打击的更完好。但随后又提到,也有少部分班级的同学看到,“沮丧萝卜”长得比“开心萝卜”要好。而在两张集体展示的照片中,“沮丧萝卜”和“开心萝卜”差别也较为明显。不过,此次学校共发了60个萝卜,集体照中的“沮丧萝卜”有30个,而“开心萝卜”只取了18个样本。
3实验意义:
无所谓正误,只在于体验?
根据学生们写的“萝卜实验”感悟,记者发现,无论实验出现哪种结果,学生们都能找到具有教育意义的解释,比如“被批评的萝卜长得好,是因为它越挫越勇。被表扬的萝卜长得不好,是因为它骄傲自满,从此堕落。”从这一层面说,无论说好话还是坏话都是正确的。
而记者在金泉小学外就语言对萝卜的变化是否有关系的问题询问了多名学生,得到的答案也不一样。有的学生说:“还是有一点。”有的则称:“没有关系,都是假的。”
还有一名学生说,“我后来在家里面又做了一次实验。结果发现不管你说什么,两个萝卜都是要烂的。”
金泉小学校长卓彦表示,该实验如果纯粹从科学实验来界定的话不太妥,其实更多的是学校的一个教育活动。“无论哪种情况都是正常的结果,希望在萝卜的变化中,能够让大人和娃娃都有所触动。”每一个孩子通过萝卜的对比实验,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理解,理解没有正确与否,从过程中体验,体验中感悟,这就是教育的本真。据《成都商报》
“萝卜”争议
赞成:至少可培养情商
一些家长认为,这项“萝卜实验”对孩子的教育有好处。有家长表示,不说有没有科学依据,至少活动对培养孩子情商大有好处,“教会他们怎么说话,换种方式说话和沟通,达到的效果会不一样。”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刘幸认为,从客观效果上讲,对部分孩子而言,或许通过实验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如平时讲不出口的脏话,通过这样的形式讲出来了,有些孩子可能会反思,是不是自己也不太喜欢这种说话方式?这场实验可以探讨的地方有很多,局限在“有没有科学依据”是一种遗憾。
反对:实验没有科学支撑
更多家长和网友认为,这个实验没有科学做支撑,没有基本的科学精神,却让孩子接触这种“意念控制”的东西,其实很可怕。“这个实验让孩子觉得,你说的话真的能左右一个萝卜。科普要从娃娃抓起啊!”
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如此方式缺乏科学依据,带有唯心色彩。学校想让孩子学会赞美的初衷没有问题,但要考虑手段是否科学,是否尊重教育规律,否则对孩子的行为反而是误导。”
新闻推荐
□姚天赋我本成都人,命运之舟却载我在德阳地区工作生活多年。我是省散文学会会员,著文以随笔、杂感为主,发表在《德阳晚报》...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