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一本蓝皮手册,李君翻看了整整一下午。这是全国第一本“城市机会清单”——发展什么、有什么项目、缺什么资源,上面一目了然,正适合李君这样想来成都投资的外地商人。其中有几页被他重重作了标记,上面印着“公园城市清单”。这是成都为投资商准备的10个细分场景之一,在首位的是总面积约455.3亩的菁蓉湖项目。而在成都更广阔的区域,这样的景观数量远比想象还多——打造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成都的目标。
3800公里外的新加坡,有着和成都极为趋同的标签: 两者均被称为宜居城市,它们的目标,都是希望以绿色为底色,以宜居为特色,找到属于城市的独特印记,并以此为契机,开拓城市竞争新赛道。
日前,新加坡发展与规划专家、Skylab集团首席运营官何家俊接受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专访,以绿色宜居为切口,讲述两座城市的相似性。
相似的规划
绿道体系如何从无到有
在《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中,绿道建设工程尤其引人关注。何家俊注意到,总长上万公里的天府绿道,不仅将成为世界所有城市中市域绿道的长度冠军,同时也将从自然形态上重塑成都经济地理的发展空间。
类似的理念并不陌生。1971年,新加坡政府公布了第一份概念规划,为未来半个世纪的城市发展划定蓝图。1991年,新加坡在其发展概念规划中提出建设一个遍及全国的绿地和水体的串联网络。该网络系统将连接自然的开敞空间、主要的公园、体育与休闲用地、隔离绿带、局部的绿化通道及其他开敞空间,与滨海地区连接。
为了串联公园绿道系统,新加坡国家公园局推出了公园连道计划,打造了多处连接休闲场所,让人们可以走路或骑车从一个公园到另外一个公园。
“公园连道也成为了当地的社交场所,让大家能聚集在一起,亲近自然。”何家俊认为,在土地资源紧张的背景下,新加坡却获得了花园城市的美誉,这主要源自于其绿化规划和建设的成就。
相似的开放
谁在参与?不只是政府
从成都日前发布的《城市机会清单》中,何家俊还看到了两座城市的另一个相似点:开放的姿态。何家俊表示,城市建设从来不只是政府的责任和特权,越多市场主体的参与,城市建设就越具有活力。
用何家俊的话说,“整个新加坡都在参与打造宜居城市”。例如,新加坡每开发一个新项目,开发商必须设有一定比例的绿化,常见的屋顶和楼栋的垂直绿化,则大多由企业负责修建和维护。何家俊认为,企业参与到规划建设中,为绿化建设提供更多创新活力。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雷海为。雷海为曾是外卖小哥。“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2003年,雷海...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