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大变化 成都物业行业加速智能化
“6号楼电梯里的灯坏了,麻烦尽快维修。”家住成都市武侯区的姜女士打开手机上的智慧物业APP,上传了一张电梯灯损坏的照片,并提交了报修申请。物业系统处理后自动派发工单,由维修师傅们抢单。半小时内,维修完成。
在武侯区的另一小区内,下班回家的李先生正开车驶入小区停车库,驾驶到一岔路口前,只见前方通行灯突然由绿变红。李先生随即放缓车速。不久,一辆小轿车从前方岔路口行驶过来。由于通行灯的提示,李先生顺利完成了避让。
家住天府新区的刘奶奶回忆起上周在小区信任超市的购物,竖起大拇指说:“家里大米用完了,我一个老人家去超市买又提不动,就用手机在小区超市里买了袋米,半个小时物业小伙子就把米扛到我家,帮大忙了。”
以上场景均来自成都各小区的业主体验。如此便捷的体验,就得益于成都市正推广的智慧物业服务。
不止提高效率 智慧物业带来更多商业可能性
成都物业管理早已开始了产业的优化升级,
智慧物业的应用则主要表现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方面。蓝光嘉宝四川区域品牌副总监李远卓说:“物业服务运用互联网最大的优势,就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原来缴费、报修等物业需求的提出,都是通过电话或者去物业服务中心。现在,业主只需要在微信、QQ或者物业APP上就可以提出这些需求,这样一来,服务时间缩短了,效率也大大提升。”
互联网还给物业服务的商业模式带来了更多可能性。麓湖服务研策部副经理肖振海说:“小区里面有很多来自业主、小区、商家的资源,没有好的平台载体把它盘活,这个资源就是浪费。通过互联网平台,很多物业服务企业构建了社区O2O的一些新商业模式,把社区资源整合在一起。”商业服务的利润是共享的,业主享受更好的服务,商家享受更多的资源,物业公司在过程中享受更高的收益。
物管设备接入物联网,则提高了物业管理的效率。中海物业项目经理毛莉说:“物联网化是物业管理的重要研发途径。物管设备连入物联网后,帮助实现了无人化管理。以前我们需要工程师傅去供电房去抄表。现在借助物联网技术,只要通过远程遥感、远程感应,就能实时地把我们的物管设备状态的一些数据抄录起来。”
头部企业率先智慧化 全面推广还有待行业意识转变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
预计到2020年全国物业管理面积达到235亿平方米,全国基础物业管理市场规模约为1.2万亿元。在这一前景广阔的行业中,智慧物业的应用在头部企业中已经初具规模。
成都市住建局物业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道:“目前智慧物业的应用集中在一些大品牌的物业服务企业项目上,一些小的物业服务企业在这方面的发展要相对滞后。全面推广的难点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整个行业意识和理念的转变。”
物业公司现代化后,下一步就是引导业主积极地响应。一方面是靠物业在服务环节慢慢培养业主养成习惯。现在,很多物业公司采用在业主高频的触点上进行行为方式的引导。比如利用便捷的摇一摇开门、在线缴费等功能培养业主对物业APP的使用黏性。另一方面,要培养业主和物业相互之间的信任意识。成都物协也在鼓励物业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构建社区生活服务生态圈,激发业主黏性,共赢发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赵雅儒刘旭强
新闻推荐
26日,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以下简称天府新区)举行平安社区工程百日攻坚行动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对外发布了《四川天府新区...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