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科发表演讲。
孙科和他的爱车。
进入报名通道扫二维码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申梦芸刘旭强
玩改装车 速度与激情让他选择创业
中午1点过,当公司员工还在午休的时候,孙科习惯性地驾驶着自己的改装车,去高速路上跑了一圈。对他来说,这已经成为一种释放压力的方式。
“高中的时候看了《头文字D》,我便迷上了赛车。当有了自己人生中第一台车后,便开始学习、了解车的性能与各种零配件的作用,改装了一部车的第一个零件后,从此便上了瘾。”孙科说,他不光玩改装车,还喜欢赛车,“偶尔会上赛道比赛,并且已经拿到了专业的赛车驾照。”赛车的爱好,影响到孙科之后的职业选择。
“赛车能带来速度与激情,也正是这种燃烧在骨子里的激情,促使我最终选择了创业。”孙科称自己或许是改装车玩得最好的CEO之一。
扎根成都 创办川三科技研发机器人
在赛道上,孙科是一名车手。离开赛道,他是成都川三科技的CEO,这是一家研发智能虚拟机器人的科技公司。
2008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毕业后,孙科辗转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服务于多个跨国集团,积累了不少互联网领域的经验。其间,经英国母公司推荐,他去英国皇家学会进一步深造,进修BIM(信息化建模),成为了一名英国皇家特许工程师。
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飞速发展,孙科意识到,人工智能将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于是,孙科来到成都,决定在人工智能领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2016年4月,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我们研发的智能订单机器人主要服务于中小微企业,实现采单、接单、审单等一系列基于贸易流程的运作全自动无人化,代替传统的人工订单管理员。”
孙科说,如今公司产品已经销往五大洲14个国家和地区。
创业感悟 一定要重视团队的建设
今年33岁的孙科,给员工的感觉是一个稳重的人,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眉毛也不会挑一下。但在生活中,他其实是一个玩得很“嗨”的人。
“偶尔,我也会带着团队成员去赛道上寻找速度与激情。”孙科说,他很重视团队中每一个成员。作为一家科技公司,孙科觉得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可替代。
每到年末,孙科都会分别找公司的骨干,彼此“扒光了”聊天,“这种谈话一定是直接有效的,把一年中积累的问题或者心结都摊开来说。”他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去留住心仪的成员。孙科讲了一个故事,自己曾经为了留下团队里的一名核心成员,给对方的家属写信。“有段时间,我们团队一名成员情绪低落。后来他告诉我,他的老婆在逼他离职。”孙科说,既然他当时已经说服不了自己的老婆,那我觉得团队需要一起想办法。
于是,孙科就给这名员工的妻子写了一封信,告诉对方自己的公司是做什么的,未来的计划是什么。“他老婆看了之后,就答应了他继续在这里做。”
不仅是留人,孙科在招人方面也会花费很多心血。“在招人的时候,我会用最大的热情去感染对方,比如早上9点钟我们在微信上聊,发现对方想法有松动,下午我就已经到达了北京、上海、广州……”
谈到创业3年来的感悟,孙科觉得,“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团队,创业公司,成也团队,败也团队。”为了加强与团队成员的联系,孙科笑着说:“我甚至可以背出每个核心成员最近的20条朋友圈。”对话 赛车与创业有共同点
记者:个性张扬,是否会成为创业路上的阻碍?
孙科:每一种性格之下都有很多成功人士诞生,这个不会成为阻碍。
记者:在招人方面,会侧重对方的经济实力,为什么?
孙科:看对方的经济实力,并不是说我这个人势利眼,而是创业本身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性。
记者:赛车与创业的共同点?
孙科:我觉得赛车和创业有非常多的共同点。首先,两者都是讲究速度的,并且是加速度,都是跟时间赛跑。其次,赛车有很多的弯路,并不是一条直道让你去走,过弯路的时候,速度再快,你也要刹下来。就好比我们的创业,遇到挑战了,就要想办法走出弯路,不让车烂在弯道里……所以,赛车与创业有非常多的共同点。
征集令
成都创客,欢迎来战!
在成都这座城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九死一生”中,体味活下去的痛苦和快乐。他们就是成都创客,Chengdu Maker。
聚焦创客群体,用镜头讲述他们的故事,封面新闻推出《成都创客》系列短视频。我们关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看他们如何用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在创新之路上摸索前行;我们关注“高龄”下海的中年人,倾听他们在身份转换、归零再出发中的焦虑与收获;我们关注土生土长的本土创客,欣赏每一朵从天府之国的沃土中开出的创业之花;我们关注漂洋过海落地蓉城的海归派,寻找在文化碰撞中迸发出的梦想火花。
如果你是一名创客,如果你身边就有创客,也欢迎与我们分享你们的精彩故事。扫描二维码进入报名通道,分享你的故事。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围绕社区消防、食品安全等9类29项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集中力量化解一批市民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社区问...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