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招商引资还是人才引进,国内各大城市都有一种常见的“套路”——提供政策优惠“大礼包”,以税收优惠、购房落户等资源要素提升城市吸引力。
如今,成都在全国率先探索出了新“打法”——把“有形之手”藏在身后,通过发布“城市机会清单”让企业自行对接资源,让市场因为市场主体的活跃“燃”起来。
3月26日,成都发布首批“城市机会清单”,以“双创应用场景”为主线,全面梳理城市双创基础设施建设、要素供给、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需求,面向全社会发布政府重点项目、重大活动、试点任务、应用示范、产品采购、解决方案、特许经营等供需清单。这是国内首个以城市名义发布的机会清单,也可以被视为一次重塑政企关系和治理逻辑的改革。
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在价值杠杆等市场经济规律下,商品生产者的动力得以最大限度激发,经济活力得以极大释放。成都发布机会清单,就是真正让市场来说话。它首先解决的是政企之间、行业之间和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解决当前新经济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不佳、有效供给不足、碎片化供给等问题,满足新经济企业产品和服务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实现产业发展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
常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出戏究竟好不好,还在于企业的活力有没有最大释放,企业合作交流竞争有没有碰撞出火花。当政府公开资源信息,全球企业不分“公私”、不分“内外”、不分“大小”地参与市场竞争,这出“群戏”就容易出彩。而政府始终退居幕后,扮演着导演的角色,发挥“有形之手”的引导、支撑、协调和保障作用。
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更成熟的市场考验着政府超前引领的能力和服务。一座城市实施怎样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哪类产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所能发展的空间、创造的应用场景。如果政府在改革创新、战略统筹和规划引导作用上滞后于全球视野和未来视野,即使市场有着短暂的繁荣,也难以为继。
成都此次发布的“城市机会清单”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即根植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新经济,这是成都贯彻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之举,也是成都为企业和人才作出的最具吸引力的承诺——许你一个美好的未来。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新闻推荐
老成都闲情卢枣作品在成都,有阳光的日子不多府河边的茶碗就成了收储太阳的仓库夏日的树荫太阳明晃晃地坐在茶碗里听成都人...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