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一部名为《在家乡的追梦人》的系列微纪录片,迅速在多个网络平台蹿红。其中的第二部《在家乡的种梦人》,讲述了农民企业家裴忠富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励志故事,引得不少人为他点赞。
裴忠富是成都天府新区宗富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3月18日,记者联系到他时,他正接待来访的客人,“前期跟遂宁市安居区常理镇合作,种了200多亩圆黄梨,今年对方主动升级,增加种植面积3100多亩。”人均年增收上万元,是裴忠富为当地近百户农民带来的好处。
不只是梨子,裴忠富的合作社还种植桃子、枇杷、柑橘等10余种水果,向四川、贵州、云南等10多个省、60多个市县、200多个乡镇推广果树种植面积约300余万亩,并进行技术跟踪服务。在他的帮助下,一大批农民年收入上1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33年前,因为家贫,年仅16岁的他念到初二就辍学了。少年裴忠富离开老家双流县白沙镇来到成都,想凭一腔热血发家致富。可现实却很骨感,没有特长、不会技术、没有文化的他处处碰壁。“好在我是农民出身,最不怕的就是吃苦。”裴忠富回忆,这期间他在工地做过搬运工、到修车厂里做过修车师傅。每天拼命工作,收入却十分微薄。尽管也曾做些小生意来增加收入,然而结局都不理想。
一次,在路过一个水果摊时,裴忠富发现0.5公斤枇杷居然要卖10元钱,脑中灵光一闪,不由想到了家乡肥沃的土壤!想到了自家的三亩地!回到住处,裴忠富彻夜难眠,记起父亲种的红桔,过年时拿到集市上去卖,能卖两三元钱0.5公斤!是粮食价格的10倍,他决心回乡创业。
回到家,裴忠富全身心地扑进地里,通宵达旦研究水果种植技术。经历了一次失败后,他四处拜访农户,请教相关种植专家,终于攻克种植瓶颈。1994年,靠种枇杷收入的2万多元,裴忠富成功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提供种苗,推广种植技术,忙碌成了他的工作常态,“前些年,一年几乎有280天在外出差,现在也有一半时间不在家。”如今,裴忠富已从三亩果园,逐渐发展为400亩优质水果基地。在他看来,水果种植是份甜蜜的事业,“只要踏踏实实做好种植,让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我就心满意足了。”
本报记者王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欣忆)记者3月20日从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获悉,截至当日,元坝气田累计生产硫磺100.9万吨,突破100万吨大关,已成为我...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