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自证清白”折射法律意识缺失

来源:西部法制报 2019-03-21 01:01   https://www.yybnet.net/

何申燕

2月18日,汉中某公交车上,一名女子在乘车期间发现手机丢失,报警后,警察在现场并未找到手机。女子怀疑小偷仍在车上,便对40多名乘客挨个进行搜身,但手机仍没找到,导致公交车延误40多分钟。人们都知道,普通公民没有对别人搜身的权利,然而,车上的40多名乘客为了“自证清白”,都“自愿”接受了失主的搜身,这样的现象不禁引人深思。

该事件发生后,一段1分20余秒的视频在微博上一经曝出,便引发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评论几乎一边倒:失主凭什么搜身?乘客是不是法盲?记者在网上搜索了类似事件,发现北京、上海、南京、成都等城市,都不乏公交车上丢手机、失主要求搜身找手机的案例。从网友留言来看,多数网友对于失主丢手机的事情表示同情,对于其搜身行为表示理解,但不能接受。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公安、检察机关为寻找犯罪证据,可依法使用搜查令对犯罪嫌疑人身体及住宅进行搜查,其他任何单位及个人均无权对他人进行搜查。可见,本事件中的失主不能以任何理由对他人进行搜查,乘客也无须“自证清白”,配合搜身。但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不接受搜身,会不会被误认为是小偷?不接受搜身,会不会显得太过冷漠……基于种种考虑,很多乘客迫于无奈“自愿”接受搜身。但如果怀疑别人无须成本,那信任还有什么意义?乘客并没有“自证清白”的义务,更没有配合失主进行搜身的义务。遇到此类事件,乘客应当明确拒绝搜身,而不应当选择忍耐和接受,若失主强制进行搜查,乘客可就此提起侵权之诉。忍耐和接受有时并不能化解矛盾,反而极有可能助长他人的非法行为,诱发更多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阻碍法治进程的推进。

在该事件曝出的相关视频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不好意思,理解一下。”这句话不仅仅是失主对搜身行为以及耽误大家时间等表示歉意,更是利用情理来“绑架”乘客。即使乘客知道失主没有搜身的权利,即使乘客心里有万般不愿意,但是基于同情心,基于道德观,心里的“不愿意”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却变成了愿意。有人说,这是“自证清白”的直接方法。但如果正义的实现要以牺牲多数人的合法权益为前提,那这样的正义有何意义?法律给了我们拒绝的权利,我们就应该对侵权行为勇敢说“不”!

新闻推荐

桃花为媒 龙泉驿汽车“香飘”南丝路

本报讯(记者罗向明)3月18日,以“花开龙泉驿·香飘南丝路”为主题的成都(龙泉驿)第三十三届桃花节经贸交流活动举行,来自东南亚...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寒假的开心事2019-03-21 01:00
猜你喜欢:
评论:(“自证清白”折射法律意识缺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