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都挺好》这四处设定太不现实,苏大强新房月供超过3万

2019-03-20 14:50   https://www.yybnet.net/

电视剧《都挺好》播出到35集,苏家舅舅、舅母强势上线,掀起一波小高潮。苏家还真的个顶个都是奇葩,夫妇俩到苏明成公司闹,导致苏明成丢了工作。从预告来看,苏大强安逸的小日子没过几天,就被这一家无赖给搅和了,赖在家里不走。

而即便这对夫妇给苏家造成这么坏的影响,苏大强竟然要石天冬劝明玉出10万的补偿,同时苏明哲还在坚持“一家人不能伤了和气”的原则,要求明玉不要撕破脸。其实电视剧播到这里,无论人物还是剧情都有些开始失控了,亲戚做到这份上,不是过分,而是神经病,现实中怎么会有这样奇葩的人?

当然,话说回来,人物和剧情都属于艺术创作范畴,但下面要说的几个问题,就完全是没有逻辑的漏洞了,《都挺好》真的很写实?在我看来离现实太远。

苏明成的十万存款不合理

先说回到苏明成投资工厂。原著写的是苏明成卖了车,找舅舅借了钱,又在上司周经理那里借了10万并打了欠条,才交上了投资款,最终两个人闹崩之后,因为这10万借款,有不少很精彩的情节。

不知编剧为什么把这里改了,变成了苏明成偷拿了他和朱丽的十万存款,没有找周经理借钱。这里特别不合理,爱面子的朱丽为了能快点还上苏明成欠苏家的钱,和苏明成几次吵架,说要有计划的节衣缩食,省下钱来还债,如果真有十万存款,肯定第一时间先还上了,还会一直放在那?剧情设定和人物性格脱离,也没有考虑人物动机。

牧马人只卖17万?

苏明成为了投资,卖掉了自己那辆骚包的牧马人,结果车行的人只给17万。这辆车看起来很新,车况也好,并且苏明成加钱改装过。

那么牧马人多少钱呢?2018款官方指导价最低43万,配置高的超过50万。另外,这款车和普拉多差不多,买新车要排队,通常要等很久,市场的供不应求,导致这款车很保值,正常来说就算开到10万公里以上,最少也能卖到33万。这意味着,即便苏明成买的时候就是二手,再卖掉也绝不止17万这么少,这相当于正常行情的半价,苏明成是不成熟,但他不傻啊!

苏明成往返上海坐大巴?

苏明成工作在上海,为了苏家那点破事儿不得不一趟趟往返,包括之前吴非带着孩子也是坐汽车。

上海到苏州的高铁开通很多年,上海虹桥火车站就能坐,上海的地铁非常发达,虹桥也有地铁。而苏大强住苏州金鸡湖边的玲珑湾,离这个小区最近的汽车站是北站和南站,在这两个汽车站旁边就是火车站,所以不存在汽车比火车方便的情况。

当然也不可能买不到票,坐过苏州到上海的高铁的网友会很清楚,车次非常多,几乎20多分钟一趟,车程不到半个小时,车票才20来块钱。而大巴不省钱不说,时间还更长,一直选择坐大巴而不坐高铁太不合理了。另外,如果我在上海有月收入一万美金的工作,我至少会租辆车,毕竟每周去一趟苏州,有车方便多了。

苏大强的房子月供超过三万

苏大强买房的这部分,原著小说里非常接地气,苏明哲和苏明成都没什么钱,苏大强看出儿子的难处,主动提出将老宅卖了买新房,并且最后将理想中的三室一厅买成了两室一厅。但即便这样,购房款也还是差20万,为此苏明哲和妻子吵架,最终的解决办法是给苏大强办了按揭,20万分期还,然后每期的还款由苏明成承担。

然而电视剧的改编完全变质。为了突出苏大强的爱慕虚荣,变成了给他买很贵的三房。老宅卖了多少钱电视剧中没具体说,不过苏明哲和苏大强看的第一套房,报价500万。苏大强很满意,苏明哲当时犹豫,最后导致这套房没有成交。

后面两个人再去看房,选中了后来苏大强买的那套,这里有个细节,不是房款多20万,而是首付多20万。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来简单算一下。

500万的房款,首付3成需要贷款350万,首付款150万(也就是说老宅卖掉再七拼八凑够了150万,所以苏明哲才带着苏大强去交意向金),而首付款多20万之后,房款增加了66万,变成了566万。贷款总额接近400万了。

这里还有一个细节,苏大强提出卖老宅的时候,强调买新房要写自己的名字,银行按揭一般最长可以贷款30年,但前提是购房人年龄上限70岁。苏大强满打满算还能贷款15年,那每月还款高达3.12万元。

苏明哲换工作后年薪12万,比之前涨了三分之一。这说明他最初的工作年薪9万美金,和吴非顶着房贷和养育女儿的压力,每个月捉襟见肘,那么找的新工作,每每个月工资增加不到3千美金,和妻子两地分居花销更大,哪来的钱承担每个月超过3万的月供?编剧在写剧本的时候完全没算这笔账啊!

总的来说,《都挺好》前半部分抛出重男轻女对三兄妹的影响,以及引出苏家的家庭矛盾,接地气,也能引起观众共鸣。但到了后半段,为了放大冲突和家庭矛盾,完全不讲逻辑,也顾不上接地气了,难怪《北京日报》也发文批评这点,你们有没有觉得这部剧后半段没有前面好看了?

新闻推荐

糖酒会期间 成都将加开应急公交车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魏冰倩)第100届糖酒会将于3月21日至3月23日在成都西部国际博览城举办。记者从成都公交集团了解到,在总...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都挺好》这四处设定太不现实,苏大强新房月供超过3万)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