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青 作
□苑广阔
近年来,预付卡消费纠纷屡屡成为消费者投诉热点,持续引发社会关注。最近,《成都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为了躲避判罚、拖延赔付时间,不少预付卡商家开始上演“另类”跑路——“停业装修”“被动转会”“仅剩一家”等戏码轮番上演,制造出一种“似跑非跑”的现象,让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
面对预付卡消费乱象,不管法律专家、学者还是工商部门人士,都建议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的时候,一定要查证核验商家的实力、资质等等。对于商家应该具备什么资质才能发行预付卡,消费者不知道不说,就是知道一些,商家拿出虚假的证明、执照给消费者看,消费者也分辨不出来。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还是要从监管的角度来规范预付卡市场、遏制预付卡乱象才行。
要想加强对预付卡消费市场的监管,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法律法规问题。就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经营者与消费者一旦出现预付卡消费纠纷,主要法律依据为《民法总则》《合同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辅以2016年商务部修订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为参考。但是预付卡种类繁多,牵涉到的法律主体不尽相同,难以进行“一刀切”式管理。
本来可以让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实现互利互赢的预付卡消费,现在却屡屡给消费者挖坑,这种现象无论如何不能再持续下去了。如今预付卡消费已经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成为一种市场消费的常态,与亿万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关涉到一些行业的长远和健康发展,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台专门性的法律法规,既对商家发行预付卡的行为划底线、定红线,在发卡资质、发卡规模、资金用途、退卡机制等方面进行规制,同时又要明确监管和执法的主体。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讯(记者易陟)3月15日,记者从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获悉,“中国名片——人民币发行70周年纪念展”(成都站)...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