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高翔
日前,商务部发布了《2018国内网络零售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吃类商品同比增速33.8%,比上年提升5.2%;在线餐饮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交易规模超过8000亿元,增长率达到46.5%。对于美团点评、口碑饿了么以及生鲜超市等互联网企业打造的“生活服务电商生态圈”,《报告》肯定称“商家生态建设成为市场发展重点”。
从大众点评和美团合并,到口碑和饿了么先后融入阿里,再到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等生鲜超市落地,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即便互联网行业正面临资本寒冬,巨头也在大手笔发力本地生活服务领域。
无论选择合并,还是投资线下实体,择一方式逃生似乎是度过寒冬的明智之举。但在红火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全面推进数字化、互联网化升级的同时,行业过去一年,却也明显冷热不均。
本地生活服务的双雄时代
服务与体验是竞争焦点
纵观中国互联网20多年的历史,O2O领域的创业无疑最为惨烈,赛道玩家数量众多,笑到最后的却永远是凤毛麟角。美团与大众点评、口碑与饿了么各自合并带来的双寡头格局也在渐渐崩塌。
几天前,美团点评(美团)公布的截至2018年12月31日年度业绩财报显示,美团2018年总收入652.27亿元,同比增长达92.3%。在业务板块方面,仅外卖和酒店业务成为亮点。而先后融入阿里联手进军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的口碑和饿了么在平台上有了可喜的成绩。阿里巴巴发布的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由饿了么和口碑合并而成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订单与GMV持续强劲增长,超过30亿美元的独立融资已经逐步到位。
在享受到合并带来的红利背后,本地生活两大巨头也走到了行业的分叉口。在美团公布的Q3业绩中,其当季录得24.64亿元巨额亏损,使得其在财报中不得不承认,正是一段时间以来盲目的四处扩张,让美团背上了沉重的财务包袱,造成巨亏,特别是亏损45.5亿元的摩拜业务是其盈利路上的一个沉重拖累。对于饿了么来说,在2018年的布局,让其2019年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版图变得清晰,以天猫为基座的新零售,正在帮助品牌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数字化运营阵地。
不过,本地生活服务格局依旧迷雾密布,美团、阿里两大巨头的实力和对市场的掌控力短期内格局难生巨大的变化。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19之后领域将会持续精细化,进一步完善各自的业务,其中不乏通过投资收购的方式。“这个领域战争还在继续,但是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就是集团军作战阶段。未来到店、到家、零售三者之间肯定会建立合力互动机制,玩家们会以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商家为发力点,在技术、商业模式上展开竞争。”
生鲜超市搏杀激烈
成都之战决定成败
在用户享受着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到家”服务同时,网红生鲜超市别样的“到店”服务也成为巨头搏杀的舞台。在成都,继永辉超级物种、盒马鲜生和苏鲜生落地后,不久前,7FRESH西南首店也宣告开业。从三国演义发展到四强争霸,网红超市正迎来激烈的征战期。
在刚过去不久的春节,当大多数线下服务提供者回乡过年的时候,网红生鲜超市在线下服务中,也在根据其各自的特色发挥作用。
在位于成都新城市广场的超级物种,记者看到,超市里几乎没有购物的顾客,正在店内就餐的食客也只有零星几桌。该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多数食客会选择从店打包生鲜回家吃,也有不少客人会选择在线下单。
与超级物种的小而精路线不同,在打造出“生鲜超市+餐饮+仓库”大卖场运营模式的盒马鲜生、7FRESH和苏鲜生,到店购物的顾客明显更多。在盒马鲜生阳光新业店,下午2点左右,店里仍有五六十位消费者在挑选商品,可能因为中午饭点未过,就餐区比其他摊点的顾客明显要多。在7FRESH和苏鲜生店内,蔬菜、水果等布满货架,海鲜类水产品也货量充足。即便是在过年期间,生鲜电商仍会提供配送服务。
虽然巨头们同时看中了这种全新的零售模式,并希望通过门店来获取线下流量,但在短时间内相继进入,难免不让用户审美疲劳。无论哪一家超市,与开业时候的火爆程度相比,入川一年后,或多或少都添了一丝冷清。
不过,在京东7FRESH西南区总经理吕红军看来,目前线下零售遇到的最大挑战和机会是顾客不断增加的需求和变化的需求。“诸如线下零售相继开店的情况在沃尔玛、家乐福等传统零售时代就已经存在,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能力和需求也在同步提高,市场上完全容得下更多的零售业态加入进来。”
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认为,成都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对网红超市来说是一个“双刃剑”:比其他城市的挑战会更大,但如果能在成都做成,那说明它的模式是行得通的,“在成都一炮打红对其品牌提升有很大帮助”。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宏宇
新闻推荐
在喧嚣的成都市中心,静静地淌着一条小街。它叫鼓楼街,是我所有的童年记忆。鼓楼街很长,因曾经的鼓楼坐落在这里而得名。这条...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