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看到雪山成为一种新时尚。”这是几天前,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在给全国网友的一张明信片上写下的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于会文表示,有市民去年在成都看到了56次雪山。这只是成都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一个缩影。于会文透露,成都平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作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一号工程”卓有成效,今年“一号工程”的好做法将推广到川南地区。
把成都平原的好经验
拿到川南试一试
去年,四川人民明显感到蓝天更多了,水更清了,环境质量在好转。如何延续这一势头,协同推进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于会文表示,要坚决打好四川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八大标志性战役,即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饮用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
具体怎么打好八大战役?他认为,关键要做到五个精准。一是精准靶向。找准症结,抓住关键,突破重点和难点。于会文介绍,自2017年起,省环保厅(现已调整为“生态环境厅”)就把成都平原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作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一号工程”,工作卓有成效。特别是,去年成都市优良天数达251天,提前24天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增幅居全国重点城市第一,还摘得联合国2018年度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今年我们已经把川南地区和成都平原的大气治理一并列为全省生态环境保护的‘一号工程’,把在成都平原总结的好经验、好做法拿到川南地区试一试。如果这两个地区都拿下了,那四川大气污染防治的大半壁江山就守住了。在治水方面,今年我们还把二级支流涪江、渠江和一级支流沱江、岷江一起作为水污染防治的重中之重。”
二是精准施策。开准药方,对症治疗。既要吃好“国药”,还要用好“川方”,比如在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动态调整污染源清单,确保缩时降峰更加精准。三是精准履职。进一步压紧压实各地区各部门主体责任,调动好全社会力量。同时,生态环境部门发挥好主力军和先锋队作用。四是精准服务。加强对企业的帮助指导,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提高污染防治水平,少走弯路,坚决防止“一刀切”。五是精准打击。于会文表示,四川将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信息化网络,不间断地开展明查暗访,让偷排漏排的企业“从明目张胆,到提心吊胆,直至闻风丧胆”。
7个生态环境领域精准指导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今年四川还将纵深推进生态环保督察。于会文表示,四川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省内环保督察全覆盖,今年还将充分发挥省环保督察整改办牵头抓总作用,建立完善三个机制,包括:“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逐项落实责任,明确时限要求,全力推进督察发现问题整改到位。专项督察机制,针对四川省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开展点穴式督察。督察考核机制,通过用好用足统筹调度、通报约谈、挂牌督办、明察暗访、公开曝光、移送追责等手段,倒逼环保责任落实。同时,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细化考评细则,严肃追查问责。
对于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于会文表示,今年四川还会坚持在编制好“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服务企业、服务重大项目上用力。他说,作为全国“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的先导省,四川今年要真正管控落地,划好框子,定好规则,在源头上优布局、调结构、转方式,减少污染排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同时,全面落实生态环境领域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10条措施,分行业、分层次对企业精准指导,编制印发7个领域的指导手册。于会文比喻,“这是把法律语言变为四川话,让企业有标准、有遵循、有抓手。”此外,还要进一步做好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的提前介入,超前服务、全程跟踪等工作,实行保姆式服务,确保大项目及时审批落地。
成都晚报-成都发布记者 薛欢 北京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早报讯(记者赵霞)“现在在青羊区图书馆,我们可以借阅‘智能听书机’听书,简直是太幸福了。”视力障碍者刘先生迫不及待...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