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玉霜给服刑人员进行心理辅导本报记者 赵文/文 蒋京洲/图
“你手上怎么长泡了?”3月5日上午,成都女子监狱心理咨询中心,罗玉霜准备给一名彝族服刑人员开展心理辅导时,用彝语关心地问道。
短发、戴眼镜、皮肤微黑,是罗玉霜给人的印象。彝族特色的鼠标垫、挂画,各种可爱有趣的小摆设,罗玉霜的心理工作室十分温馨。罗玉霜是在成都女子监狱4名彝族女民警之一,也是心理健康中心负责人。
结束心理辅导后,这名能文能武的女警讲起了她的故事。
纽带
彝族服刑人员愿意和她谈心
2006年底,作为成都女子监狱公招的第一名彝族女民警,罗玉霜穿上了向往的藏蓝警服。得知来了一名彝族女民警,彝族服刑人员们都想知道“罗干事”长啥样。
刚开始,罗玉霜在六监区当管教民警。监区之间的林荫小道上总能看到她奔跑的身影:彝族服刑人员信件来了,帮着检查和翻译;监狱和监区的文艺活动,她是“翻译官”的不二人选;彝族服刑人员保外就医、长途押解,出警名单里总有她的名字……
彝族服刑人员对罗玉霜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愿意找她谈心,说上一会家乡话。罗玉霜也成了纽带,搭建起彝族服刑人员和监狱沟通的桥梁。
能武
关键时刻展现过硬素质
工作中,罗玉霜也曾遇到危险。服刑人员阿呷(化名)保外就医即将期满,2008年5月,罗玉霜一行赴凉山州送阿呷到指定医院,鉴定确认保外就医情形是否消失,如符合收押条件则予收监。押送途中,阿呷说要上厕所。男民警在外围警戒,罗玉霜带着阿呷来到树林旁。“下车时她病恹恹的,上完厕所又问我有男朋友没?我立即警觉起来。”罗玉霜说。
罗玉霜催促阿呷回到车上,一边拉她的衣服。就在抓住阿呷衣服时,阿呷顺势脱掉外套。罗玉霜再次抓住对方毛衣,却被阿呷再次顺势脱掉。阿呷往树林深处跑,罗玉霜紧追其后。在一处较高的山头,罗玉霜跳起来从背后扑倒了阿呷。两个人扭成一团,从长长的山坡上往下翻滚。
翻滚途中,罗玉霜死死抓住阿呷。罗玉霜回忆说,“我发现草坡下面就是悬崖了。当时心想完了。”翻滚中,罗玉霜一直试图用脚勾住草木。在半山腰上,她的脚勾住了旁边的植物,她和阿呷停了下来,罗玉霜凭借过硬的警体素质将阿呷压在身下,牢牢钳住,将其制服。民警赶到后将阿呷送至医院。经鉴定阿呷符合收押条件,故予收监。
罗玉霜说自己打小就当男孩养,身体素质很棒,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她跑了。
能文
教汉语彝语还当心理老师
为了发挥罗玉霜的特长,监狱将她调到入监队。解决沟通障碍,是第一步。那时,罗玉霜每天组织课堂,教彝族服刑人员汉语,教监舍舍长简单的彝语。她编写了《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彝汉双语手册》,最近又忙着监狱日常彝汉双语互译本的编写。
2009年,罗玉霜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学习心理咨询后发现,女性服刑人员很多问题出在情绪上。”在罗玉霜看来,学习心理咨询后,自己更加注重换位思考,寻找背后原因,找准症结,从内心去改变她们。
为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成都女子监狱建立起监狱心理健康中心,监区心理辅导站和心理互助员三级网络。复核监区上报的服刑人员评估状况,给心理互助员上课,开展服刑人员个体咨询、小组辅导、团体辅导,安排心理健康中心日常工作……罗玉霜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
采访当天,刚吃过中午饭,罗玉霜又回到办公室,开始准备下午服刑人员团体辅导的资料和课件。
新闻推荐
央视播出《神奇的脚印》3月5日,纪录片《神奇的脚印》在央视科教频道《地理·中国》栏目中播出,以成都发现神秘大鸟一事为由...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