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和列车员一起,对乘客的行李进行检查
K1157次列车到达遂宁站,停车时间叶祖华和列车长一起下车巡查本报记者蒋京洲文/图
13小时后,除夕的钟声就要响起。董健带着行李,在返乡的人潮中逆流而上。2月4日,大年三十。上午11点,K424次列车安静地停在成都站等待着它的旅客。董健作为值乘民警,将在去往宁波的旅途中迎来新年。
与此同时,从上海始发去往成都的K1157列车上,乘警叶祖华正做着巡查。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度过近60小时,家乡的河山再次映入眼帘。“快到家了啊,手机钱包各人保管好,平平安安回家过年!”叶祖华对乘客说道。
作为成都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民警,列车就是他们移动的“家”。时光飞逝,景色流变,乘警们在隆隆的列车疾驰中迎来了新年。在“回家过年”这件事情上,这么多年春运,这么多对家人的亏欠,所有铁路人都懂。
“双铁家庭”的团圆:过上准点的春节太难
“这是我在车上度过的第5个春节啦。”当天11:15,K424次列车准时出发,奔向宁波。
列车长告诉记者,董健值乘的这趟列车从成都开往宁波,由达州出川,全程2339公里,单边车程35小时,一共要途经四川、山西、湖北、江西、浙江5个省。
列车出发后,董健开始了第一次的车厢巡查。消防监督、设施维护、防盗宣传等工作就成了巡查的重点。一名旅客在卧铺里休息时,手机就摆在外面的过道里充电。董健见了提醒他:“手机别摆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不安全”。跑一趟车,在车厢里要这样往返多少次,董健自己也说不清。作为一名值乘在“绿皮车”上的乘警,巡视、检查、宣传是乘警工作不变的三部曲,也是防患于未然的“三件法宝”。“4天就能往返。回来大概是大年初三晚上,还能回家看看。”董健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是一名列车员。对于这样的“双铁家庭”来说,家庭的“小团圆”总得让位于旅客的“大团圆”。春节一家团圆,对于董健来说成了可遇不可求的事。2015年春节,董健恰好在妻子的列车上值乘,夫妇俩过上了一个难得的“准点”春节。而更多的时候,董健形容自己是在“错峰”过年。“其实对我们家来说,人齐了就是团年了,哪里管是不是春节呢。”董健说。
老乘警的回忆:那些年的跟车岁月
下午3:00,从上海发回成都的K1157次列车正在铁路上奔驰。大部分的旅客都在遂宁站下车,叶祖华巡视归来回到餐车,摘掉警帽坐下小憩一会儿。
还有3个小时,列车就要到达成都,这趟总长64个小时的旅程即将迎来终点。“30年工作下来,我们国家铁路事业变化也挺大的。”完成了手头的工作,叶祖华和记者闲聊起来。“10多年前我们出乘,一列车上没个四五个乘警管不下来。”叶祖华告诉记者。回忆起以前在车上查人,“最早的时候是车上一台电脑,后来有个很大的手持终端,那效率多低呀,主要还是靠自己看。”叶祖华说。多年的执业,让乘警多少练就了“火眼金睛”,能嗅出车厢里小偷的味道。
现在一趟车上只有一个乘警。警察变少了,发案率也降低了。聊到乘警这份工作,叶祖华对它是又爱又恨。“在一线工作具体、提劲儿,但动不动值乘一趟就是几十百八个小时,年纪大了就受不了。”而更让他放在心上的,是对乘警工作“后继无人”的担忧——“跟车寂寞呀,现在的这些年轻人怕都受不了啦。”
从警30年,叶祖华在列车上迎来了数不清的南来北往,辞旧迎新。“说不定再过几年,这些老家伙‘绿皮车’也要跟着我一起退休咯。”午后的阳光填满了空空荡荡的车厢,叶祖华眯着眼睛看向窗外,突然有了些感慨。
新闻推荐
记者昨日从成都图书馆获悉,今年,成都图书馆特别推出“天府文化精品讲座系列”,涉及成都历史、民俗、音乐、名人故事等多个方...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