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是在新技术的变革与应用中产生的,它既可以是新技术直接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又可以在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新中,把传统产品、传统服务转化为新产品、新服务。”蓝天分析道,“正是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只要有良好的土壤,新经济业态就会层出不穷,新经济企业也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2018年,全市新增新经济企业4.1万家,同比增长19%。在蓝天看来,过去一年成都新经济的发展说明成都近年来努力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取得了实际成效。成都努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为新经济企业在成都发育成长提供了沃土。事实的确如此,2018年成都市加快新经济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人才、技术、资本、数据等新经济发展新要素出台各类专项政策。在人才要素方面,实施“精准引才计划”,发布成都人才白皮书,打造“黄金眼”全球人才搜索系统2.0版。在技术要素方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计划”,建设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全面创新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在资本要素方面,实施“上市倍增行动计划”,构建涵盖企业发展初创、成长、爆发阶段全过程的融资服务体系。在数据要素方面,优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建设全市统一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平台,推进数据合法有序契约开放开发,引导企业和个人围绕政府数据开展创新运用。
另一方面,成都持续壮大的新经济企业队伍,则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与活力。去年,成都市实施了全生命周期企业培育,不仅启动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出台梯度培育若干政策措施,针对企业全生命周期、全环节不同痛点、不同需求,分层分级对新经济企业给予人才、融资、技术创新、上市、品牌宣传等差异化支持;还实施新经济企业“双百工程”,开展新经济百家重点培育企业和百名优秀人才培育培养。
本报记者 程怡欣 刘泰山
新闻推荐
□罗鸿(成都)每逢置办年货时,父亲总会扛一捆甘蔗回来,卸下后堆在墙角,接着拍拍肩头的尘土,慈祥地笑了。此后,鞭炮声日益频繁...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