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如何让四川天更蓝?代表委员、相关人士献计献策 成都平原地区要“一把尺子”管理

来源:西南商报 2019-01-16 11:32   https://www.yybnet.net/

如何让四川天更蓝?代表委员、相关人士献计献策——

成都平原地区要“一把尺子”管理

大气污染是群众长期关注的热点话题。去年,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优良天数比例为84.8%,高于国家年度考核目标2.2个百分点,同比增加8个优良天,且优良天数率连续3年稳定增加。

不过,因为四川盆地的特殊地形和不利气候条件,空气质量与群众期待尚有差距。如何让“四川蓝”常在?代表委员、相关人士纷纷献计献策。

深化联防联控

制定区域性法规和排放标准

如何牢牢抓住大气污染治理的“牛鼻子”,推动大气质量持续好转?“我们将以成都平原地区、川南和川东北地区为重点区域,以结构调整、工程治理、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为抓手,持续改善大气质量。”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于会文说。

“继续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四川省人大代表、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斌平表示,去年全省发生区域性污染7次,较上年减少3次。在他看来,成都平原地区是全省空气污染最重的区域,“必须常抓不懈。”

具体手段上,杨斌平建议:制定区域性法规和排放标准。简言之,就是研究制定针对成都平原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规、排放标准,以立法的方式明确联防联控主体及其组织形式、授权联防联控主体职责范围,构建法律上的重污染天气监测与评价体系、信息通告与报告制度以及目标考核、奖惩制度。

“建议借鉴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控制成功经验,前期在成都平原地区8市统一实施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后期再根据目前成都平原地区灰霾、臭氧污染特征,分行业制定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杨斌平表示,通过统一执法标准,实现整个区域的“一把尺子”管理,最终实现区域空气质量全面改善。

这一观点得到四川省人大代表、德阳市环保局副局长周丽姬的赞同。她说,目前成都平原地区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较好效果,但形势依然严峻,需要落实环评会商机制,不断优化各市产业布局,整体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建议在城市城区及近郊禁止新建、扩建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对已建重污染企业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搬迁改造。对区域大气污染物主要传输通道上的待建高架源实施限批,已建高架源实施搬迁。

加强科技治霾

搭建“天地空一体化”监测平台

去年,四川省大气污染治理专家顾问团积极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把脉问诊,起到对症下药、科技治霾的作用。

杨斌平建议,要继续加大科学治霾力度,比如以两院院士及其团队为核心,联合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科技攻关,带动本地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技术进步、人才培养、项目实施和能力建设,提高科研对“铁腕治霾”和精细化管理的支撑能力。“特别是要研究成都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及输送规律,制定大气污染防控长效合作机制。”

周丽姬也持相似观点,她说,希望有关部门牵头,统筹协调并组织有实力的科研院所,按照“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精准开展“一市一策”的专项研究,定向指导相关市州科学全面分析污染成因,找准污染源头,提出针对性强、可行性高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建议。

值得关注的是,农工党四川省委今年的集体提案中也提到,针对交通运输车辆是目前主要大气污染源的现状,应加强环保投入和科研力度,研发适合移动检查、移动执法的监测设备,形成对移动污染源的有效监督,不断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我们已加快搭建‘天地空一体化’监测平台的步伐。”于会文表示,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1202个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正在整合现有地面大气自动监测网络,包括常规监测、颗粒物组分网、地基雷达监测等,建立以PM2.5化学成分和光化学污染在线监测为核心的数据分析方法体系,实现从污染物浓度监测向污染全过程监控的转变,为空气质量动态管理提供技术及数据支撑,确保蓝天一年比一年多。殷鹏

评论:

科技治霾离不开科学思维

科技,让治霾更精准。曾有污染企业地处偏远山区,位置隐蔽,一直未被监管部门发现。后来当地政府通过无人机航拍,找到了该企业违规排放、污染环境的证据。

然而,该企业给予政府的选择题,从那一刻才开始——是直接对企业进行查封、扣押,还是给企业一定缓冲时间,并尽可能帮其整改?

这就考验着治理者的科学思维。科技只是辅助,治霾的决定性因素还在于人,尤其取决于人的思维科学与否。大气污染成因复杂、涉及面广,特别是雾霾问题,更同时拥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我们在使用科技辅助治理的同时,如何处理好近期治理与长期防护,保障民生与生态保护,专项整治与监管配套等关系,才更考究水平。

如今,四川省已加快搭建“天地空一体化”监测平台,要用好这个平台,必须继续坚持科学思维,如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把雾霾治理工作放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从大势、全局、根本的高度考虑问题。如此,才能在用好科技这个利器的基础上,推动雾霾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张雨

直击:

代表建议:

打造沱江绿色生态发展轴

1月14日下午,四川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资阳代表团小组讨论中,沱江生态保护成为热门话题。四川省人大代表、资阳市雁江区农业局总农艺师张谊说,流经资阳的沱江,上游的水质比下游的差,说明资阳在沱江流域治理、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稍后发言的四川省人大代表、资阳市雁江区临江镇党委书记张榕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她调研发现,资阳共有116个中心场镇,只有25个建了污水处理厂。以临江镇为例,每月产生的生活污水约600吨,对沱江产生一定污染。

“希望中心镇生活污水设施实现全覆盖,但这预计需要投入近200亿元。”张榕建议,将建设资金和运行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张谊则把视野放得更宽,他提出整体打造沱江绿色生态发展轴的建议。张谊说,沱江流经德阳、成都、资阳、内江、自贡、泸州等城市,沿线城市应当统筹推动产业和城镇化布局。

对资阳来说,可通过沿沱江流域生态走廊建设,健全统一的污染联防联治和跨境流域生态治理、环境风险防控信息互通等机制,建设沱江流域生态示范带。

寇敏芳

新闻推荐

青白江三新电力服务公司大力提升客户“电力获得感”

综合服务上了新台阶,多项工作在系统内处于领先。日前,成都青白江三新电力服务公司召开工作会议对2018年服务供区30万村民,助...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如何让四川天更蓝?代表委员、相关人士献计献策 成都平原地区要“一把尺子”管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