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新教育研究院主办,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承办的“让梦想开花——全国新教育实验教师叙事大会(成都专场)”在川大附中(望江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
叙事大会上,武侯区教育局党工委书记、局长陈兵在《新教育:我们的光荣与梦想》主题发言中,谈到了武侯新教育的故事。
他说,12年前的2006年,那时的武侯城乡教育差距明显,如何破解?除了高标准修建学校外,引入专家治校是武侯区一大举措。武侯区将一所由乡镇学校和厂办子弟校合并成的武侯实验中学,交给了李镇西老师,赋予他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希望他大胆推进教育改革。
多年后,武侯实验中学慢慢发生了变化,“学校变了,老师、学生、家长都变了,这种变化,周边学校迅速发现,他们请新教育实验教师到学校座谈、作报告,甚至有些人悄悄潜入武侯实验中学去观看,我也是其中之一。”陈兵介绍,他总结出武侯实验中学推行新教育实验的“三件大事”:提升教师、关爱学生、影响家长。
陈兵说,武侯教育无数次在追问,怎样的教育,才能让老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幸福自己,让孩子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也享受快乐,让父母在陪伴孩子的同时也获得感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正是大家共同追寻的教育过程吗?基于此,武侯区有两股力量在推动新教育实验,一是教师的自发力量:从李镇西一个人到武侯实验中学十几个人,再到现在的近千人,从武侯实验中学一所学校,到城郊9所学校,再到现在的46所学校;二是政府的力量:2009年,武侯区9所学校成立了“新教育实验联盟”,到2014年,武侯区正式成为“新教育实验区”,2015年,武侯区建立了“新教育推进办公室”,再到2018年,武侯区承办了“全国新教育第十八届研讨会”,“两股力量凝聚成合力,新教育就犹如星星之火,正在武侯区的校园里燎原。”
据介绍,在武侯区近1000名新教育教师队伍中,有种子教师174名,“新教育实验就像火种一样点燃了老师们的职业信仰、教育热忱,一批又一批教师从新教育中发展成长。”
石室双楠实验学校王兮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她把孩子们带进自然里,让他们专注于一花一草的形状、纹理、气息,感受大自然植物、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打开孩子们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和心灵,由此开创了丰富的班本课程。
玉林小学校长郭先梅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校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她将这句话镌刻在校门口那长满爬山虎的墙上,也融进了“迎着阳光积极向上”的爬山虎精神里。
据介绍,武侯“新教育十大行动”包括营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师生共写随笔、推进每月一事、建设数码社区、家校合作共育、构筑理想课堂、培养卓越口才、聆听窗外声音。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张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甦)记者今天从成都市交管局获悉,为鼓励和保障群众集约化出行,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成都市大气...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