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在出场时可用手机扫码完成支付
ETCP智慧停车场服务系统
2017年11月,成都新经济发展大会召开,描绘出新经济的蓝图:重点发展“六大新经济形态”,构建“七大应用场景”,力争到2022年成为新经济的话语引领者、场景培育地、要素集聚地和生态创新区。
大会召开两周后,成都市政府出台了一份《关于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拟用共享停车新模式解决停车难问题。
不少人注意到了这份征求意见稿的牵头起草单位——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
“我们再次来到成都就是看准了这里新经济发展的大潮。”ETCP集团副总裁马清说,新经济委牵头起草的《实施意见》给了企业一个明确的信号。
其实,早在三年前,ETCP集团就曾尝试来蓉布局智慧停车业务。此番回来抢滩布局,马清信心满满。在他看来,政府支持、政策引导给了共享停车很大的发展空间。此外,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目前的市场进入相对成熟的时期,车位共享的很多痛点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解决。
在西南交大创新大楼2楼,有一间挂满大屏幕的展厅——ETCP成都停车大数据展示中心。记者看到,屏幕墙上成都市停车场现状通过位于不同墙壁上的三块大屏纤毫毕现——目前成都137个停车场在线,总停车过3万辆,金牛万达广场等6个停车场容量超过80%,不能再接收来车,三六三医院等6个停车场接近饱和……哪个车牌进了哪个停车场等信息一清二楚。这家落户成都一年的新经济企业,对公司的战略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目前成都在ETCP全国业务体系中,从之前的全国前10位,到现在的第二位,仅次于北京。
ETCP集团董事长谭龙是这样介绍自己到成都谈合作的经历的。在成都的两天时间里,从分管副市长到各个相关市级部门的负责人,谭龙全都见了一遍,并且达成了合资做基金的事项,政府的高效令他深感振奋。他特别提到,在成都看到一个在别的城市看不到的部门——新经济委。“我跟他们谈,谈得很好,哪些事情谁来做,很快就安排下去,和京东、科大讯飞合作的内容,能想到的全部放进去。”谭龙说,城市的崛起,是企业崛起的绝好机会。
今年7月,公司在“新经济企业产品和服务供需对接会”上再获新成果。会上成都交投集团与ETCP集团进行了项目签约,国企+新经济也落到了实处。“这是我们首次与国企合作,打开了新的平台对接。”马清表示,这也将成为ETCP与城市间合作的样本。“为新经济企业搭建与国有平台公司对接交流的平台,能让供需双方有机会进行充分交流、深入沟通和了解。”成都市新经济委主任张新宇在会上表示,这体现了成都对新经济企业发展从给政策向给场景、给优惠向给机会的转变。
为了让广大的新经济市场主体有更好的环境,市新经济委不仅搭建平台,实现从“给优惠”到“给机会”的转变,在政策的制定中也由“政府配菜”向“企业点菜”转变。“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养人才的支撑。我建议可以用共享经济的模式打造一个‘前培后猎’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一次座谈会上成都麦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凌华建议道,通过互联网+教育的手段可以打破地域与环境的限制,让学生享受到更适应新经济发展的培训。
在《关于营造新生态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前3个月,像张凌华这样参与意见征集的新经济企业家还有很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都市新经济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在正式出台前曾40易其稿。“我参与了多次意见征集会议,有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有新经济委组织的、有发改委组织的、有商务委组织的……不难看出全市各个部门都已投入其中。”张凌华回忆道,“这种从‘政府配菜’到‘企业点菜’的思路转变,也改变了以往政策制定的惯性思维,有针对性地满足企业需求、解决现实问题。”
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在成都密集开业;58集团投资30亿元打造“58新经济产业园区”;京东方公司在成都投资60亿元建立全国首家数字医院……过去一年,不仅是成都本土新经济企业蓬勃发展,众多引领新经济发展的行业巨头布局成都。这正是成都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创造最适宜新经济发育成长的营商环境最好的佐证。
成都经验
新经济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当前,新经济正以不可逆转之势蓬勃发展,成为深刻改变世界经济体系和城市格局的最大变量。今日之成都应时而谋、顺势而为,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新经济发展委员会。1月23日,《成都市关于推进共享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将发展共享经济明确落实在交通、住宿、医疗、旅游和生产等各个细分领域。同一天,“培育平台企业推进流量经济发展”研讨会举行,成都市新经济委、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培育发展流量经济。2月5日,《加快新经济企业引进的工作措施》提出了8个方面新经济的具体招商举措。2月6日,《关于推进流量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出台,提出加快流量经济在消费提档升级、枢纽门户建设、对外互联互通及平台打造四个方面14个场景的深度应用。
数月内,各项新经济举措密集出台,一张城市新经济发展的蓝图初具轮廓。作为全国首个设立新经济委的城市,成都对新经济发展的重视可见一斑。一年多来,成都着力制定精准政策体系、构建多元应用场景、搭建共赢合作平台、创新要素供给模式,推动新经济在全国率先起势,从创新走向应用、从概念走向实践,呈现出高速增长、迅猛崛起的蓬勃势头。今年1—9月,成都已有148家新经济企业获得投资150.56亿元;全市新增新经济企业29073家,增速达22.17%
“成都科技人才富集、消费应用市场庞大、地域文化基因独特,具有培育新经济的肥沃土地。”张新宇表示,成都市提出了发展新经济的重大战略部署,正是促进城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经济增长动力接续转换的具体举措,必将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经济体系,抢占新一轮城市竞争制高点,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注入强有力的新动能。
记者手记
直线竞速中的成都“新”名片
以往说起成都,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文化历史名城,或是大熊猫的故乡。不过眼下,答案应该会丰富不少。“独角兽”企业、100亿元新经济发展基金、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新经济企业俱乐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新经济已经成为成都经济的热词。
的确,成都的形象在不断多样化,大众与外界对它的认识,也变得更加深刻。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顺势成了成都的金字招牌之一。一年多来,蓬勃发展的成都新经济企业更印证了这样的说法。
如何透过现象看内涵,透过现象看本质?市新经济委政策研究处处长周成给出了解释:“成都发展新经济不是弯道超车,而是直线竞速。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谁较早地抓住机遇,谁就有可能占据城市竞争优势,抢占新一轮城市竞争的制高点。”
可以预见,成都新经济将继续创造佳绩,勾勒成都新的时代名片。
本报记者 程怡欣 摄影张青青
新闻推荐
“经过训练,两只个体健康状况良好、发育正常,实现了全自然食物的转化,初步具备寻找并采食天然竹子、独立寻找合适水源的能力...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