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历史与遗存》书封。
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五代十国遗迹开放展示单位,成都永陵博物馆在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时,经常面临这样的提问:“某地在五代十国时期由谁统治?如何建立,又如何灭亡?”尽管工作人员知无不言,但当时的大小军阀征战不休,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在短暂的参观中实在难以得到满意答案。
不过,爱好五代十国历史的观众有福了。去年,成都永陵博物馆正式启动全国五代十国历史遗存调查工作。一年内,工作人员先后前往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辽宁、湖北、湖南、内蒙古等省区的24个城市,考察了37处五代十国时期的重要墓葬遗存。他们将此次遗迹调查的阶段性成果整理成《五代十国历史与遗存》,年内将出版。
兵荒马乱的五代十国
黄巢起义虽然没能改朝换代,但对李唐王朝的统治还是造成了颠覆性的动摇。正是藉由镇压这场历时长久、波及广泛的民变,藩镇割据才普遍出现。
部分实力雄厚的藩镇虽然接受唐朝册封的王爵,维持表面上的效忠与统一,但在自己建立的领地内则实行绝对的自治,并不断发生互相兼并的战争,生灵涂炭。
梁王朱全忠作为当时最强大的藩镇之一,控制了名义上的中央朝廷,并最终改元自立,于907年篡唐称帝,建都开封,国号大梁。之后,其他具备实力的军阀或表面臣服梁朝,但依然实行自治;或根本不承认,仍沿用唐朝年号以示对抗;又或效仿朱梁,乘势称帝自立,建国一方。
总之,中国在唐朝末期形式上的统一也不复存在,正式进入一段分裂时期。这一时期一般被称作五代十国。
五代,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以中原地区为主要统治区域依次更替的的5个政权,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
与此同时,还有十多股割据势力在中原地区的政权外并立迭代,其中的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闽、南汉、楚、南平、北汉被北宋欧阳修在其编撰的《新五代史》中称为“十国世家”,并首次提出五代十国这一称谓,沿用至今。
不过,分而未裂的混乱时代很快就被终结。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建立北宋,标志着五代的结束。
其后,北宋扫荡群雄,最终于979年攻灭北汉,十国全部灭亡。
披星戴月的遗存考察
五代十国在唐、宋两个庞大帝国的身影间显得渺小而凌乱,但这段不到百年的风云变幻,可谓古代中国最难梳理的历史。
有关五代十国的研究,向来多以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课题为主,而较少有符合普通公众认知需要的资料。
2017年,成都永陵博物馆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开始了全国五代十国遗存调查工作,以五代十国帝王及亲属的历史文化遗存为主要目标,走访了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辽宁、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区的24个城市,《五代十国历史与遗存》正是此项工作的收获之一。
作者在实地走访考察的基础上,对目前发现的五代十国时期各个割据政权遗存的重要文物资料予以汇编整理,并藉此作引,为读者梳理介绍这些政权建立、更迭、灭亡的历史脉络以及势力范围。受篇幅所限,《五代十国历史与遗存》第一辑中主要记叙五代,以后还会陆续介绍十国,以及其他在当时具有一席之地的割据政权。
封面新闻记者曾洁
新闻推荐
今年12月4日是第五个国家宪法日,本周也是第一个“宪法宣传周”。成都市以“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