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首届国内大熊猫科普教育借展管理交流会”在成都召开,国内40余家大熊猫科普教育合作单位近120名代表齐聚蓉城,围绕大熊猫国内科普教育借展管理,保障圈养大熊猫种群健康发展,大熊猫饲养管理技术、科普教育、大熊猫疫病预防与日常保健、大熊猫环境丰容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大熊猫已经由一个物种上升为一个极具丰富内涵的文化符号,是野生动物保护、公众科普教育、环境保护、和平友好、和谐发展的最好载体和象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大熊猫保护管理处处长王振占表示。作为大熊猫的故乡,四川的圈养和野生大熊猫数量、栖息地面积、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均居全国第一位。截至目前在川人工圈养大熊猫达到了481只。
随着大熊猫圈养种群的扩大,我国于2005年开展圈养大熊猫国内科普教育借展活动,截至目前,国内开展科普教育借展大熊猫的饲养机构已达73家,大熊猫科普教育借展数量为151只。其中,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开展大熊猫科普教育活动的合作单位为29家,借展大熊猫数量为60只。“熊猫基地高度重视科普教育借展工作,长期通过各种方式向科普教育合作单位提供大熊猫相关经验、技术、资料、信息以及专家实地指导等,大大提高了大熊猫动物福利。”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书记谭洪明表示。
成都晚报记者 林姝霏
新闻推荐
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玛雅文明,曾留下了2012“世界末日”的预言、发明了“零”的概念,还修筑过神秘莫测的金字塔……12月18日...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