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委主任张樵表示,为深入贯彻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和省、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精神,该委已经制定出台了《促进建设领域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多个方面促进建设领域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将构建全覆盖的信用评价体系。”张樵表示,全市将构建房地产开发、勘查设计、施工、监理企业等建筑市场主体全覆盖的信用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建立公开、透明的市场环境,构建以企业信用为基础的管理制度;同时规范招投标监督管理,对所有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文件实行标准化管理。
与此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我们将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创业成长创造机会,允许信用良好的三级资质建筑业企业经申请获批后,2年内参与成都市政府性工程投标不受信用排名限制。鼓励在成都市从事建筑业活动满1年且信用评价良好、无不良行为记录,满足一定条件的外地建筑企业在成都市注册成立独立法人子公司,若成立的子公司满足相应要求,在提供足额担保的情况下,2年内参与成都市政府性工程投标不受信用排名限制,并试行在现有资质类别范围内承接高一等级资质相应的工程。”他说,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鼓励民营企业在蓉从事建设活动时重视技术积累和自主创新,加强开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获得科技创新类奖项的给予0.3分~3分的信用加分。
围绕为企业服务,市建委将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一家牵头、分段协调、限时办结”原则,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划分四个阶段实行并联审批;按照“全流程、全覆盖”原则,将行政审批、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等事项纳入标准化管理;采取“减、放、并、转、调”等综合措施,全面统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信息平台、审批体系和监管方式,实行“一张蓝图、一个系统、一个窗口、一张表单、一套机制”的审批管理模式,大幅压减审批要件。
此外,还将实行分类分阶段推行告知承诺制、降低报建成本、降低中介服务成本、降低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对建设工地实施精细化和差异化管理。
本报记者 袁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左杉)11月29日,记者从省卫健委获悉,由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省卫生健康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