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成都永陵满1100岁了“全国五代十国文物信息交流论坛”本周末在蓉举行

来源:成都晚报 2018-11-28 07:37   https://www.yybnet.net/

12月1日至2日,“全国五代十国文物信息交流论坛”将在成都永陵博物馆举行。记者了解到,这是成都首次举办的以五代十国文物遗存为主题的全国性论坛活动,今年正值成都永陵落成1100周年暨考古发掘75周年,“唐音铿锵——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将同期在永陵博物馆开展,在此次展览上,观众还可看到1943年莫宗江彩绘永陵二十四伎乐手稿图。

新发现

将披露对五代十国时期最新研究成果

据介绍,“全国五代十国文物信息交流论坛”是继2017年广州“五代十国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之后,第二次全国性地对五代十国文物遗存的大型研讨活动。来自内蒙古、河南、山西、陕西、湖南、江苏、浙江、广东等国内数十家文博机构、高校专家学者将汇聚成都永陵博物馆,进一步探讨五代十国文物研究保护、展示利用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去年,成都永陵博物馆正式启动全国五代十国历史遗存调查工作。一年之内,先后前往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辽宁、湖北、湖南以及内蒙古自治区24个地市现场考察五代十国重要墓葬遗存37处,并将此次遗迹调查的阶段性成果整理成《五代十国历史与遗存》一书,年内即将出版。据介绍,这次调查工作得到了各地有关文博单位的大力支持,大家都认为,应该加强彼此间的学术交流与沟通,将五代十国这段承唐启宋的历史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给公众。

南京市的南唐二陵、扬州市的浔阳公主墓、沂州的李克用墓、赤峰市的后唐德妃墓、新郑市的后周四座皇陵、广州市的五代南汉文物史迹、宝鸡市的李茂贞夫妇墓、咸阳市的冯晖墓……在本次“全国五代十国文物信息交流论坛”上,各文博单位都将晒出各自的文物古迹与出土文物最新研究成果。五代十国时期的最新考古发现,也将在此次论坛上揭开面纱,杭州市临安区博物馆将对吴越“一城三陵”的考古新发现进行详尽介绍;陕西师范大学专家对新出五代党项碑志现状进行梳理。此外,本次论坛还特邀孟知祥墓发掘参与者讲述成都孟知祥和陵的发掘经过。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还将介绍赵廷隐墓发掘和出土文物相关情况。

新形式

音乐文化展上将“复活”二十四伎乐

今年正值成都永陵落成1100周年暨考古发掘75周年,为了贯彻落实“让文物活起来”的要求,在成都市文广新局的鼎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成都永陵博物馆深挖“二十四伎乐”音乐历史文化资源,认真思考如何让文物“活”起来,使永陵石刻艺术“二十四伎乐”以更新、更活的形式展示给广大观众。2018年4月,国乐观念剧《伎乐·24》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于锦城艺术宫首演。12月1日,“全国五代十国文物信息交流论坛”开幕当天,“唐音铿锵——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在成都永陵博物馆交流展示厅正式开展,以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物为蓝本,推出“唐音铿锵——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

五代前后蜀时期,成都在唐代的基础上保持了持续发展,仍然是全国最繁华的大都市。前蜀开国皇帝王建永陵棺床石刻浮雕“二十四伎乐”,是中国本土音乐与外来音乐相互融合的集大成作品,属精美绝伦独一无二的文物奇珍,对研究唐五代音乐文化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价值。“二十四伎乐”均属女性,其中舞伎2人,乐伎22人。乐伎演奏的乐器由弹拨、吹奏、打击乐器三大类组成,弹拨乐器有琵琶、筝、竖箜篌;吹奏乐器有笛、篪、排箫、笙、螺贝、吹叶、筚篥(二件);打击乐器有拍板(二件)、羯鼓(二件)、钹、正鼓、齐鼓、和鼓、鸡娄鼓、鞉牢鼓、答腊鼓、毛员鼓等,共计20种23件。其性质属以龟兹乐为主的唐代宫廷燕乐。乐器种类兼收并蓄,包罗万象,既有汉民族传统乐器,又融合了当时大量的少数民族及外国的乐器,堪称一部唐五代音乐文化的活化石。

“唐音铿锵——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展”,展览展品丰富,包括有20余件仿唐乐器及乐舞服饰、1943年莫宗江彩绘永陵二十四伎乐手稿图(目前纸质稿清华大学收藏)、国画、诗稿、视听影像等。从不同层面展示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音乐文化内涵,为公众还原盛世唐朝的音乐华章。

新方法

国内首次采用现代考古方法科学发掘的皇陵

成都晚报记者从成都永陵博物馆获悉,王建墓史称永陵,是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归葬之所,不仅是我国目前所知唯一一座将墓室修建于地表之上的皇帝陵墓,还是国内考古学界首次采用现代考古方法进行科学发掘的皇陵。前蜀王建墓(永陵)被发现并展开考古发掘,是彪炳中国考古史的一座里程碑。1940年秋季某天,为躲避日机轰炸,天成铁路局在成都西郊五里铺的“琴台”遗址下挖建防空洞时,发现一面砖墙,开始认为是汉时琴台遗存,便报告时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的冯汉骥。通过现场考察,冯汉骥认定此遗存为一座墓葬。自此时隔一千余年的五代时期前蜀皇帝王建陵墓再次进入人们视野。

冯汉骥是当时四川地区为数不多的具有考古专业素质的中国学者之一,他仅凭一人之力奠定了四川考古及博物馆事业的基础。1942年9月,冯汉骥组织四川大学工作人员刘复章、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林名均、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助理苏立文、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工作人员苏达文等人成立“琴台”遗址考古队,决定发掘这座墓葬。11月底,第一阶段的发掘整理工作结束,此次发掘出土文物有数百件之多。值得注意的是,冯汉骥根据出土的谥宝、玉册等文物,首次确定该墓系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即永陵。

随后,冯汉骥将清理出来的文物公开展览,引起全国学界的轰动。当时身居重庆的郭沫若知道永陵的消息感叹:“抚琴台的发掘,的确是值得特别注意的事,在中国学术界必有极伟大的贡献”。在1943年开始的第二阶段发掘期间,永陵宛如明星,在发掘过程中的现场参观次数就达到20次,参观者主要是政治界、新闻界以及学界人员。在战火纷飞时期,这不仅给民众上了堂生动的国民教育课,还极大地振奋了国民的爱国信心。

1943年9月21日,全部发掘结束。通过发掘,永陵的墓道及地宫结构得到全面了解。难能可贵的是,发掘过程中拍摄的照片有2964张,笔记卡片2496张,在战乱不断、物资匮乏的时期是极其罕见的。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图片由成都永陵博物馆提供)

新闻推荐

降成本出良品 成都市将推万企上“云平台” 打造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随着成都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的召开,民营企业家们期待着系列新政带来的利好。昨日,市经信委副主任郑中礼及各相关业务处...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永陵满1100岁了“全国五代十国文物信息交流论坛”本周末在蓉举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