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最地道正宗的特色食物:鸟米粿
2018成华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现场
黄帝苗裔,河洛繁滋。中原士族,百朵千枝……在鲜红的舞台上,一群身着黑、白、青、蓝四色服饰的表演者伫立舞台中央,用客家语缓缓吟诵龙潭街道所创作的《客家颂》,他们的语音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激动、时而宁静,让台下的观众如痴如醉。
这是2018成华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的现场,邀请客家居民朗诵《客家颂》则是龙潭街道将客家元素融入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因地制宜
打造客家特色社区
龙潭街道相关负责人指出,龙潭街道是“东山客家”的代表地区之一,该街道的居民百分之八十都是客家人,客家文化底蕴深厚,其辖区范围的范家祠还有可能是范仲淹后代的一个分支所创。“所以我们因地制宜,打造了客家特色社区。”
资料显示,“东山客家”是成都近郊的客家方言区居民的代称,其先祖是随着清代移民大潮迁居而来,已在当地生根繁衍了近300年。
笔者了解到,在对辖区客家居民集中社区的打造过程中,龙潭街道结合成华社区规划师制度,统筹规划“一社区一品牌”,深耕校地合作,探索借力高校资源,聘请专业人员作为“社区规划师”,对21个社区进行专业规划指导服务;同时组建21个社区规划众创组,配合规划师工作。
“在社区打造过程中,我们与‘社区规划师’深入挖掘辖区客家文化底蕴,充分利用客家文化载体,打造的社区极具客家特色,受到辖区居民的广泛好评。”龙潭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龙潭街道还将加快客家特色街区打造,预计于年底前对周边富润广场、华泰路等“两广场”、“三街区”进行客家文化氛围营造。
成效显著
客家文化融入社区发展治理
晶莹剔透的糯米通过蒸煮熟透后加入带防腐功能的特殊植物进行碾制,再将客家人自家制作的腊肉剁碎包裹在其中,便制作出了客家人最地道正宗的特色食物:鸟米粿。以此为主题,桂林社区于去年成功举办第一届鸟米粿节,取得热烈反响。
“今年年初鸟米粿节举办时,我们所有的鸟米粿都是客家居民用最传统的工艺制成,味道鲜美。除此之外,鸟米粿储存时间长,更易填饱肚子。我们免费发放给社区居民,一度供不应求”,龙潭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说道。坚持利用客家文化特色治理社区,从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吃、穿、住等多个方面解决社区治理问题,龙潭街道要求每个社区做到“一月一次活动”的客家文化发展思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客家颂》的制作与传播也发挥了很好的社区发展治理效果,桂林社区负责人介绍,在《客家颂》制作的过程中,辖区居民广泛参与,拉近了彼此的距离,而《客家颂》所展示的客家文化发源、变迁、传承历史,则很好地宣传了客家文化,“现在,街道还将‘客家颂’带进了街道范围内其中两所学校,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受到客家文化的熏陶。”
“现在城市高度发展,邻里关系逐渐疏远。”龙潭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向笔者介绍,“我们也通过客家文化的弘扬和熏陶,唤起客家居民的‘本心’,让居民形成自组织。这样既能增进邻里关系,又能更好的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
发展弘扬客家文化
将社区治理与旅游相结合
“成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不少景点还在我们辖区附近,因此,我们计划将社区营造与旅游相结合,让游客在这里体验到原汁原味的客家文化。”龙潭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向龙社区地处龙潭街道西南面,是典型的客家人聚居区,有着独特的传统。随着社区征地拆迁、安置的进行,居民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及辖区地貌、景观的变化,让社区居民们对原先客家传统的习俗更加留恋,迫切想唤起那逐渐模糊的乡愁,同时也希望有一处休闲、活动的场地。
对此,该社区计划建设一处既能反映社区历史变迁,又能满足群众活动、休闲游戏等需求的综合开放空间,从而表达乡愁、传承文化,并且成为一个适合游客参观的地方。
威灵社区的情况即是如此,该社区计划建一所“客家乡愁馆”,从衣、食、住、行多个方面展现客家文化。据介绍,衣即开展社区教育手工课程,让待业在家的妇女,和老年人们多学一门手艺,增进交流空间;食即根据客家民谣《九大簋歌》呈现独特客家菜;住即结合客家大讲堂学习和讲解客家人传统的客家围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楼等;行即展现客家人的历史和迁徙故事。
“下一步,我们将把辖区7个社区的客家元素融合起来,并与周边旅游景点相结合,让这里成为游客感受客家文化的一处优秀景点。”龙潭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武侯区千余重点岗位招贤 “蓉漂”人才荟复旦大学专场招聘会今启动
本报讯(记者粟新林)昨日,记者从武侯区获悉,由成都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武侯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承办的“蓉漂”人才...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