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那些年 走街串巷的手艺人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11-07 04:02   https://www.yybnet.net/

走街串巷的手艺人 扫码上封面新闻,看更多蓉城记忆。

1994年,成都金玉街42号大院。这位理发的张师傅,常年在东锦江街、纱帽街一带。这里大人小孩的头发都是他承包了的。

1995年,成都金玉街,锅儿匠在给铝锅换底子。那阵,家家都烧蜂窝煤。蜂窝煤含有硫磺,特别容易腐蚀锅底。所以每家的铝锅都要换几次锅底。

1996年,成都纱帽北街。修伞换伞布,那时,各家各户的伞烂了还舍不得扔,一定要修好再用。

1996年,农闲时,有手艺的老农,会带上自己做的竹响簧到城头卖。

1997年,成都蜀都大道。在街头摆摊,边做边卖牛牛的手艺人。

1998年,成都街头,在街头找生意的弹棉匠。当年,弹棉花的生意最好。每家每户都有棉被,睡久了就板了,到了第二年冬天前都要拿出来让弹棉匠重新弹松绷一道,盖起才热和。

梆梆梆的弹棉声,你还记得吗。如今,弹棉花的一般都开店了,棉花也是机器弹了。

现在掏耳朵已被发扬光大了,在成都的一些景区掏耳朵成了旅游项目。

1998年,成都街头。那时,刚流行塑料制品,各家都有塑料桶儿,塑料椅子。烂了也舍不得扔,于是有了专门修补塑料制品的手艺人,采用热补技术。现在,也有这种热补的手艺人,但很难找到了。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品匮乏,人们过惯了清贫的日子,对买回来的生活物品非常珍惜。家里使用的锅碗瓢盆坏了也不舍得扔,随便咋个都要等到修补匠来补个钉或换个底子。那时,搪瓷用品最多,小到搪瓷缸缸,大到搪瓷洗脸盆。一不小心摔在地上,东西不会摔烂,但瓷要掉。搪瓷用品一旦脱瓷,露出铁皮,于是铁皮生锈,最后锈穿起洞,但还是会补好,接着用。有的搪瓷缸上打几个补钉,有的搪瓷洗脸盆换了铝皮底子,只剩周围一圈是搪瓷的了。

除了修补匠,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梆梆梆”的弹棉花、“磨剪子、起菜刀”的吆喝声、“叮叮当、叮叮当”卖叮叮糖的货郎、“砰砰砰”爆米花的……走街串巷的匠人没数完,修竹椅子的、修伞的、理发的、补鞋的又摆起摊摊了。

如今,弹棉花的一般都开店了,棉花也是机器弹了;掏耳朵也被发扬光大了,成了宽窄巷子的旅游项目;磨刀的成了小区物业的便民服务……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物质丰富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物品再也不用修修补补。当年的手艺人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可他们的吆喝声和见啥修啥的手艺却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封面新闻记者刘陈平文/图

新闻推荐

17日—18日到青白江看亚洲羽毛球精英巡回赛

2018亚洲羽毛球精英巡回赛(成都·青白江)将于11月17日-18日在成都市青白江区文体中心拉开帷幕。届时,2012年伦敦奥运会羽毛...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那些年 走街串巷的手艺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