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阿拉姜色姜色》》剧照剧照。。
没有刻意展示自然风光、藏传佛教等藏区符号,而是以一个普通藏民之家的故事,传递出爱与宽容的主题表达。正如片名的藏语含义一样,电影《阿拉姜色》是一碗让观众乐意喝下的美酒。正在上映的这部片子由藏族导演松太加执导,藏族歌手容中尔甲首次跨界担任主演。
灵感 一位老人和一头驴
《阿拉姜色》最初的灵感,来自藏族歌手容中尔甲在饭桌上讲给松太加的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前往拉萨朝圣,路上遇到了一头驴,便把驴一路带在身边,到了拉萨后,驴长大了,留在拉萨不合适,带回家又很麻烦,老人感到发愁。“他们之间如何建立情感?”这个问题吸引了松太加。
这是一个关于承诺与成长的故事:妻子俄玛发现自己身患不治之症,执意踏上前往拉萨的朝圣之路,丈夫罗尔基和儿子诺尔吾相继加入陪伴她。俄玛在半路病逝,希望罗尔基替自己走完全程,然而罗尔基随后发现,原来妻子想去拉萨是为了完成她与死去前夫生前的约定。罗尔基既要忍受嫉妒的折磨,又面临和继子诺尔吾的不断冲突。这趟旅程还能继续走下去吗?
选角 容中尔甲表演处女作
剧本刚写完,松太加就发给容中尔甲看,哪里知道他一看完就立马儿打来电话,语气激动:“特别好!你赶紧来趟成都,咱们商量一下这个事。”二人见面后,借着酒兴,松太加开始提出,由容中尔甲饰演男主角罗尔基这一角色。一开始,容中尔甲特别顾虑,觉得自己会毁了这么好的剧本,而且他之前也从未有过表演经历,顶多拍个MTV。他给松太加推荐了很多藏区演员,但松太加不肯,说“我就是为你写的”。多番请求之下,容中尔甲才同意出演,并为此剪掉了他标志性的长发。该片也成为其第一部电影作品,而且,他也是出品人之一。
《阿拉姜色》这一片名,也是容中尔甲提供的灵感。当时剧组拍到俄玛去世,容中尔甲提出:“导演,现在是不是有点灰,有点太沉重了?”松太加也有同感。两人聊起藏民的风俗习惯,容中尔甲说藏民经常会唱祝酒歌,这给了松太加一个提示:“阿拉姜色”在藏语中就是“请你干了这杯美酒”的意思,不如就用这个当片名?他马上加了一场一家三口坐在篝火旁唱起祝酒歌的戏,这也成为片中最温暖的一个场景。
片中小男孩诺尔吉的扮演者赛却加,是松太加从几千个孩子里一眼相中的。当时松太加派人在各个学校里寻找二三年级的孩子,工作人员找来许多可爱的孩子,一面墙都是小孩子的照片,但松太加始终觉得不对。他决定自己去学校找,然后就在教室里一眼看到赛却加,“就是他了!”有人问:“还需要试戏吗?”“不用了。”他认为,赛却加的眼神里有种“天然的东西”,剧本里孩子的台词很少,全靠眼神传递情感。松太加在赛却加身上看到了可塑性。
镜头 不要把藏区拍得太美
藏族题材的影像风格,往往色调明亮,构图精致,雪山、草原、湖泊、寺庙都是画面的主角。但《阿拉姜色》的镜头质朴深沉,风景退居于人后,人物的状态和情感成为镜头捕捉的重点。
“大家都知道藏区的自然景观特别好,这是优势。但对我来说,也许这是糟糕的。我更关注的是那片土地上的人,因为我就在这儿成长,对藏区感情很深。所以我对那些特别标签化、符号性的东西有点反感。在那些镜头里,人已经不存在了,人的生命力和个体性都被忽视了。”因此在选景和拍摄时,松太加反复跟摄影师强调:一定要抓住人,别把镜头拍得太美,“我说你第一次拍藏区,肯定会被景色迷惑,但你一定要克制住。”片中有多处运动的长镜头,他也希望能拍出连贯感和东方文化的气韵,并在剪辑时注意保留这种韵味。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余艳青记者边钰)近日,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民族体育专委会公布了首批“民族体育传承保护基地”名单,四川大学体育...
成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成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