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雪艳) 在青铜文明发达,冶铁技术先进的成都平原,对相关技术的考古研究推动着古蜀文明考古研究的发展。昨日,围绕“技术·社会”主题的中国考古学研究·第二届中日论坛上,专家们带来了对先秦时期的铜、铁冶金技术等议题在研究方法层面上各自的考古研究新成果。考古研究发掘出来的新成果也为公众揭开了铸就灿烂古蜀文明的先民智慧。
去年,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双元村出土了近200座春秋至战国时期的船棺墓群。出土的上千件文物中,青铜器尤显异常精美,堪称一座“地下青铜器宝库”。结合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双元村墓地,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杨颖东梳理了古蜀文明发展时期,成都平原上青铜合金技术的发展。从三星堆时期厚重的青铜礼器,到金沙时期兼顾宗教礼仪与实用功能,再到双元村墓地出土的精美的青铜兵器,杨颖东不仅从青铜器的形制功能,还从三地的合金技术进行了分析。“双元村春秋战国船棺墓出土的青铜器几乎都是锡青铜和锡铅青铜,非常统一,说明当时的合金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其兵工器已经能够体现古蜀铜器的最高水平。成都平原青铜器合金技术的发展变化过程也体现了青铜器从宗教礼仪到注重实用的转变,这是社会发展的反映,思想和技术的相互促进,推动着古蜀文明的发展。”
通过将成都平原与不同地区的交叉比对研究,不少学者带来了各自研究的新成果。日本九州大学教授宫本一夫选取了在宁夏等西北地区,以及川藏、云南地区分布的三叉格铜剑为样本,以青铜器的时间线推算指出中国西南地区的铁器,是从欧亚大陆草原地带传播至中国西北地区的锻造铁器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中国西南部铁器的起始时间应向前推进。
2012年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盆地及中国古代早期冶铁与中国古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认为,蒲江最迟在西汉中晚期已掌握生铁冶炼、炒钢、退火脱碳等冶金技术,在当时已处于世界冶金技术发展的前沿。昨日的论坛上,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映福综合研究了西南地区冶金遗存的类型和技术源流,表示成都平原上以蒲江古石山炼炉为代表的生铁冶铁的源头在中原地区。
新闻推荐
双11开打! 生态联动、战线拉长 阿里、京东、苏宁玩法相继出炉
双11走到第十个年头,在上周五10月19日同一天,阿里和京东先后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今年双11的玩法。今年双十一堪称...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