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陈大华:尺八应是魏晋长笛的延续与发展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8-10-16 03:07   https://www.yybnet.net/

封面新闻记者:尺八这件乐器,可能相对于古琴、萧等传统乐器的大众认知度较低?

陈大华:现在看到的关于尺八和簫的记叙,大多是后来补记的。传说的成分多一些。《通典·乐器》引《世本》:“箫,舜所造。其形参差象凤翼,十管,长二尺。”周代,曾将中国古代乐器分为“八音”,它们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乐器,其中“竹”就是指箫和篪。战国初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箫,古代乐器“箫”这个实物,我们才亲眼所见。因此提起“丝竹”,人们就会想起箫。

唐代以前,所有吹管乐器,不管是横吹还是竖吹的,都统称“笛”。宋代称“箫管”。元代才把排箫、箫、横吹笛区分开来。

“尺八”这个名字,最早是在唐代出现的。但是不能说唐代才有尺八。在唐以前,尺八与箫都是民间的一种俗乐,一直在民间流传。据说,汉代成都周边地区,民间吹奏尺八十分盛行。可惜一直没有出土的实物来印证。尺八应该是魏晋长笛的延续与发展。随着竖吹管乐器的演变、完善,到了唐代进入宫廷成为雅乐,载入史记,才引起世人的关注。尺八作为宫廷雅乐,在唐代是最辉煌的时代。

封面新闻记者:您能介绍一下这件乐器的来源历史吗?

陈大华:对尺八的源流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尺八和箫与骨笛有血缘关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两次重大考古发现。一是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一批骨笛,最早距今有9000年左右,多为7孔,也有3孔5孔的。二是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了一批骨哨,多为3孔,也有1孔和2孔的。距今约7000年。箫和尺八都是吹管乐器,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定型,它们的祖型都应该是9000年前的骨笛。这个结论是可信的。

封面新闻记者:尺八为何会在中国失传?

陈大华:关于尺八失传的原因,现在普遍的说法是学习的难度太大。日本“明暗流”的传人冢本松韵也说,因为学习尺八太难是在中国失传的原因。我个人认为,尺八失传的原因,是南宋之后,文化的差异,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的。这需要进一步论证。有次,我与法国人类学博士涟漪(中文名)讨论尺八在中国失传的原因时,她问我,先有箫,还是先有尺八。我说,根据现有的文献和出土实物,应该是先有箫,后有尺八。她说,根据“功能主义”的理论,尺八的失传不应该是因为学习难度的原因。我理解她说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是学习难度问题,作为同是竖吹管乐器的尺八,就不会后出现又消失。我认同这个观点。

封面新闻记者:这件乐器的特点是什么?相对于萧、笛,它的音色有什么不同?

陈大华:尺八与箫,在外形的明显差异是吹口。尺八的吹口是外切,呈半月形。箫,分屏箫和洞箫,屏箫在吹口端是盖帽的,洞箫是“中通无底”。吹口都是在管口内挖削成U或V形。箫声沉郁,尺八沧桑,笛声高亢。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曲目,这些都源于不同的心境。

封面新闻记者李雨心

新闻推荐

成华区民生发展启示录:筑牢公园城区生态本底 实现人城境业和谐统一

成华区民生发展启示录:2017年,成华新建1100余亩市政公园。城市关乎民生,连接民心。当前,成都市正在打造美丽宜居公园...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陈大华:尺八应是魏晋长笛的延续与发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