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新闻 > 正文

李敬泽、阿来、周国平、蒋方舟成都对谈 生活美学 以自己的故事 为读者开一帖“精神药方”

来源:成都商报 2018-08-26 01:50   https://www.yybnet.net/

分论坛现场

一位观众激动地说:“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在课本上见过的老师。”

当这些课本上的老师,走出课本,走进生活,他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最大的苦恼是什么?曾经最穷最艰难的时候怎么过的?最有趣的一次旅行是什么?如何面对浮躁和焦虑的心情?

昨日下午1时,2018亚洲书店论坛举行了首场名家对谈,以“从文学中浅谈构建生活美学”为主题,著名散文家、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茅盾文学奖得主、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著名文化学者周国平,青年作家蒋方舟,畅谈各自的人生经历,分享有趣的故事,解答观众的疑惑,而他们对“生活美学”的感知,融入他们的精彩对谈中。

名家对谈

▲未完成的梦想

李敬泽:走一遍孔子周游列国的那条路

李敬泽说,他有一个强烈的梦想,能够自由自在地去游历,不需要理由。回忆十几年前,他曾沿着黄河,从青海、甘肃、陕西、山西一路走下来,坐长途车,这次行走意义重大。“我们天天在谈论中国,什么是中国?中国之大,中国之丰富,以及在这片大地上人的生态复杂性,实际上是没有感受的。那一次我只是走了半年,现在的梦想是自己开车沿着春秋诸国,沿着孔子曾经周游列国的那条路再走一遍。”

阿来:正在写一部关于汶川地震的长篇小说

阿来说,他有些时候会谴责自己,生活好像过于丰富,应该回到更加单纯的状态。受到当下纷纷扰扰的影响,要调整自己。作家书写要有梦想,而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呢?光读书好像是读不出来的。阿来透露,他今年正在写一部以汶川地震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今年5月12日,他突然想起了十年前,自己作为志愿者,救助伤员,帮助灾区重建的感受,一瞬间,内心涌出的强烈感受,一定要写下来。

▲当我们穷的时候

李敬泽:即使穷,也要干净,要活得有境界

如何在穷的时候,恢复生活的尊严,重建生活的美感?李敬泽说,穷更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来,有的人越穷越邋遢,整个屋都不打扫;有的人则不管多穷,永远是干净整齐的,这也体现了精神上的自尊。他曾去西北的一个村子,看到有的人家干干净净,感觉活得有境界。

周国平:在6平米的地下室住了六七年,却最有美感

周国平说,他感觉最有美感的那段时间,也是他穷的时候。“那时候刚从研究生院毕业,在社会科学院工作,单位给我们的是一间6平米的地下室,我在那里生活了六七年。就是在那里,我创作的欲望是最旺盛的,写下了人生的第一本书,不到两个月就写了18万字,我非常兴奋,觉得活得太有意思了。”

阿来:每月只有20块钱生活费,买书买唱片,完成美学修养

阿来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他是农村出身,20岁参加工作,每月工资37块5,拿到工资第一件事就是到邮局填一张汇款单,15块钱寄回家。但是,他还是要在这很少的生活费中拿出几块,到书店买两本最想买的书,买两张最想买的唱片,再从学校借来一个留声机。“我最长知识就是那个时候。我是中专生毕业,身边的本科生们无一例外都写小说,他们说,你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不写?那个时候的生活,我确实觉得是如痴如醉的,也没有觉得活得悲惨,现在很多习惯和美学修养都是那时养成的。”

▲旅行的意义

周国平:在南极与企鹅、海豹聊天

一次,周国平加入南极考察队,队员们都忍受不了长期寂寞,每晚有卡拉OK和聚餐,而他就游离在外,与企鹅、海豹去交谈。在这里,他提到生活美学,“怎样看待世界才算是审美的眼光呢?”周国平谈到,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康德曾讲过,“无利害关系的快感就是美。”周国平认为,这关系不是功利的,这种角度和眼光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他和事物拉开了距离,有距离就有美感。周国平说,自己成为学者和作家都是偶然,这些经历、感受和思考对他来说太宝贵,一定要把它留住,写作是最好的方式。“如果你真的珍惜你的生命,珍惜你生命中的精神,你就一定会写作的。”

蒋方舟:美要发现,比如遇见一个有趣的美术馆

蒋方舟谈到这几年的旅行中,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片段,在国外某个岛上发现一个很特别的美术馆,没有梁也没有支柱,完全是靠钢筋混凝土去支持的流线形美术馆,俯瞰像一个蛋。而美术馆中唯一的作品就是水,因为地上有无数个小水珠,一个特殊的装置会涌出小水珠,小水珠汇聚在一块儿再沉到地底,所有观众在那个空间里待四五个小时,就看这个水是如何运动的。当时她的感觉是,每个人都回到了童年,因为在成年人的生活中,人们很少那么专注地只看水。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了生活本来的面貌,对细节的注意,也就是生活的美学。美,要去发现。

▲生活中的美学

周国平:被迫的低欲望和生活美学没关系

在这种低欲望的社会下如何去维持一种生活美学?或者说低欲望的生活形态对文学有怎样的影响?李敬泽觉得,低欲望其实是两件事,一件事是被选择的低欲望,工资低租房子,必须低欲望。另一个是工资高主动选择低欲望的生活,这与生活美学是相关的一系列的价值,比如节制,从容,对细节的高度关注。很难说高欲望的状态下生活有什么美学可言。如果能够选择,还是选择欲望低一点为好。

低欲望的生活能变得更美好和从容吗?周国平认为,低欲望要区分一下,被迫的低欲望和生活美学没关系,因为根本无暇去满足更高的追求。而主动的低欲望是我们不被物质所压迫,就是从物质生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其实是一个美的体现。“所谓的生活美学,人人都是有精神欲望的。通过你所喜欢的方式让它得到满足,搞艺术也好,搞科学也好,只要你喜欢,这都是美的。”

▲如何应对焦虑

李敬泽:朋友圈的现实会带来焦虑

李敬泽说:什么是现实?很多很焦虑的作家,把朋友圈发的那些事当作现实,把每天要接受的海量信息当作现实,就会感到焦虑。什么是文学上的现实?《红楼梦》不是现实吗?一位读者拿起《红楼梦》来看,这其中一定关系到他的一些现实关切。不爱听很多写作者抱怨现实多么庞大,压得简直没法高于现实,或者没法在现实面前发出我的声音,这只能说你的想法本身不是文学现实了。

谈到如何摈弃浮躁,阿来说,并不是社会很复杂就要复杂,大家浮躁就要浮躁,这不是传染病。当我们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确定,有很多事情其实没有太多关系。一个老板发财、一个明星绯闻,与我们都没有关系。

周国平表示认同,他谈到很多浮躁是因为自己不知道要什么,于是到处去找,看见别人要什么也想要。应该自我认识,知道自己的能力、兴趣,然后去实现它,不为外界干扰。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摄影记者 陶轲

新闻推荐

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475万余人

本报讯(记者徐璨)8月25日,记者从市人社局了解到,近3年来,随着工伤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成都市工伤保险呈“两增两降”的良好发展...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丰盛”的晚餐2018-08-25 03:43
猜你喜欢:
评论:( 李敬泽、阿来、周国平、蒋方舟成都对谈 生活美学 以自己的故事 为读者开一帖“精神药方”)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