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
□浙江司马童
318国道川藏段从成都直通拉萨,沿途风景优美,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近日,却有网友在微博爆料,一些自驾游旅客在318国道上乱扔垃圾,让“最美天路”垃圾成灾。(据《北京青年报》8月23日报道)
“最美天路”深陷垃圾困局,不仅仅是沿途管理方的头疼之事,也是对最美景色的恣意戕害。要解决问题,一方面要提醒游客自觉保护环境、维护青山绿水,另一方面要加大立法和惩戒力度。
报道称,在“最美天路”的卡子拉山观景台一带,每到旅游旺季,管理方清扫垃圾的速度往往赶不上游客丢弃垃圾的速度,有些游客从车窗里向外丢垃圾,垃圾桶就在路边也不愿意下来扔。这说明,只是将乱丢垃圾行为看作不文明的旅游陋习,并不足以让那些缺乏自律者警醒。那么,借鉴国外的做法,将乱扔垃圾列入违法行为,同时辅以各种高额罚款或强制劳役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才能尽快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和法律意识。
不文明行为在国外也有,但诸多事实已经表明,对于游客乱扔垃圾,除了道德谴责,更需要靠依法治理。比如,新加坡建国之初,城市环境和公民素质非常恶劣,各种不文明现象也屡见不鲜。后来,新加坡不仅发起了反对随地吐痰、喂养鸽子等行为的运动,还禁止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吸烟和说粗话脏话,并制定了“严刑峻法”和课以严厉罚款。其中,该国实施了“垃圾虫劳改法令”,乱扔垃圾要被处以3至12小时的劳役,并要穿上标有“我是垃圾虫”的特制服装,在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打扫公共卫生。如今在新加坡,已基本上看不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保护“最美天路”也需要有中国版的“垃圾虫法令”。让违法的反面教材发挥“杀一儆百”的强震慑力,令更多人引以为戒,进而逐渐养成自觉守法守规的文明习惯。
新闻推荐
近日,云南昭通一客车行驶途中,被山上滑落的滚石砸中驾驶室。司机赵双前胸被滚石砸中,而石块撞击车顶后又砸中他的后颈。他强...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