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前夕,茶店子街道奥林社区工作人员发宣传单倡导市民文明祭祀
在中元节向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是民间传统,但在时代变迁中传统也衍生出新的形式。今年的中元节,越来越多的成都人摈弃燃烧香蜡纸钱的旧习俗,选择了微信祭祀、鲜花祭祀、家庭祭祀等新方式,给中元节祭祀带来文明、环保的新气象。
记者从成都市殡葬协会了解到,进入农历七月以来,已经有多位市民尝试“微信远程祭祀”。在记者随机采访中也注意到,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在家以象征形式祭祀亲人。
公墓推出远程祭祀 超过50位市民尝试
在成都,文明祭祀正在成为新风尚。成都长松寺公墓推出的“微信远程祭祀”,恰好与环保理念不谋而合。成都市殡葬协会会长、成都长松寺公墓总经理李崇禄告诉记者,从月初至今,已经有超过50位市民通过这类方式进行祭祀。据介绍,微信远程祭祀主要是指家属通过线上购买鲜花,由工作人员现场献花并拍摄视频,再传送给相关家属。
“比起焚燃香蜡纸钱的传统祭祀方式,远程祭祀更加生态环保,不会产生不可降解的垃圾,也不会排放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李崇禄表示,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远程祭祀也方便身在远方、不能亲自赶回来祭祀的家属。
“文明祭祀并不是让我们抛弃传统。”李崇禄表示,在保留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祭祀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文明祭祀正在成都成为新风尚。
一改老习惯
这一家人有了新传统
“七月半”烧纸祭祀,在林宋的家里,是一个延续二十多年的传统。从他记事开始,每年一到农历七月,奶奶就催着家里人提早准备香蜡纸钱。但今年,89岁的奶奶一改老习惯,不是因为老人家健忘,而是因为孙子林宋的劝说。
林宋说:“年轻人比较关注空气污染问题,每年‘七月半\’烧纸又是火又是烟的,气味真的不好闻”。上了大学后,林宋通过环保公开课和新闻报道,注意到烧纸钱背后的环保和安全隐患,他便开始劝奶奶文明祭祀。
今年中元节,林宋家有了新传统。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为逝去的亲人摆上碗筷,林宋还要为逝去的爷爷特意点一根烟、倒一杯酒,“觉得这种形式是在跟亲人交流。”
成都商报记者 钟茜妮 邹悦
文明倡议
日前,成都市殡葬协会发出了相关倡议,为市民朋友提供祭奠故人的文明环保方式。
一、环保祭祀 前往骨灰寄存处或安葬骨灰公墓进行祭祀,提倡“五个一”祭祀方式,即:献一束花、挂一根丝带,念一封信,读一首诗,唱一首歌。既温馨,又能寄托思念之情。
二、家庭追思 在家里与亲友围聚在一起,在逝者遗像前,捧上一杯清酒,用鲜花、供果以及逝者生前最喜爱的物品,鞠躬、默哀追忆亲人,传达思念之情。重温家庭美德,继承亲人遗志,珍惜幸福生活。
三、远程祭祀 通过网络、微信等方式,委托公墓工作人员擦拭墓碑、敬献鲜花并录传一段视频。这种祭祀方式环保而且方便,没有时间和地点限制,远在他乡工作繁忙也能用环保、文明的方式寄托思念,让祭拜逝者的传统习俗得以传承。
四、网上祭祀 通过开设有网上纪念馆的公墓或殡仪馆,采取绿色低碳的网络祭祀来缅怀亲人,以肃穆、环保、节约、低碳的方式缅怀逝者。
五、音乐追思 听亲人最喜爱的歌曲、看照片、忆往事,表达对已故亲人的缅怀之情。
新闻推荐
网红海淘药该“退烧”了 ■医生:成分不清,效果难辨,使用不当反受害 ■专家:加强监管,鼓励举报,要给予严厉打击
记者调查发现:药品安全难以保障日本感冒药、德国咳嗽药水、泰国减肥药……近来,一些网红海淘药日渐在朋友圈走俏,成为不少患...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